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巧解题

2022-10-20 10:29:27 来源:襄阳日报

东津新区浩然中学 刘敬香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研究课标,研究学生,特别是研究教材,巧妙解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本知识的内涵,掌握基本解题方法,进而对课本例题进行“深加工”。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巧妙解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例题重组。对例题的内容重新组合,得到新的问题,将重组后的问题给学生讨论研究。例如在等腰三角形的复习课中,将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顶角角平分线,这四个论断中的两个作为条件另外两个作为结论,请学生写出真命题并证明,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多题一解。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领会教材实质,了解学生思维方式,找到最适合学生,能让学生理解掌握的解题方法。例如对于基本的等量关系S=vt的应用,可用方程,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解答。

一题多解。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常会遇到一题多解的题目,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让他们尽情展示自己不同的解法,再筛选出最优解法。例如在解答矩形的翻折问题时,可利用相似的知识点解决,亦可根据折叠的性质解决。长期坚持一题多解的探究训练,可以让学生不断寻找创新点,乐于钻研。

一题多变。教学中不能就题论题,应巧妙地进行一题多变,挖掘题目中丰富的内涵,引申出一系列新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对原题进行变式,使学生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对例题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巧妙解题的能力。

《襄阳日报》(2022年10月20日 7版)

(编辑:崔怀宇 审核:刘明)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