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女孩身残志坚,以第一名考上教师编制——

“除了听不见,没有什么不可以”

2022-11-01 10:52:27 来源:襄阳晚报
臧晓宇在讲课 全媒体记者张丽摄
臧晓宇在备课 全媒体记者张丽摄

□全媒体记者张丽 通讯员冯国敏文/摄

1岁多时失聪,被医生断言“一辈子听不见”,但她不服输,克服重重困难,像普通孩子一样上普通小学、初中、高中,并考入了北京联合大学。今秋,在市直学校特教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有听说障碍的她从150多人中脱颖而出,获得笔试第一名和面试第一名,被市特殊教育学校录用。她叫臧晓宇,今年27岁。

与普通的应聘者一起竞争同一个岗位,还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这令大家都很惊讶。10月28日,在市特殊教育学校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臧晓宇,她扎着马尾辫,身着淡绿色运动装,戴着助听器,始终面带微笑。

被断言“一辈子听不见”

“晓宇的妈妈王志玲是襄阳九中的老师。在我上襄阳九中时,她是幼师班的班主任。”臧晓宇的同事钟铮记得,他们上学那会儿,常常看到王志玲老师教女儿练习说话。

“晓宇可以将我们说的话通过手机备忘录录音,并转化成文字。这样她可以及时获知我们的聊天内容。同时,她也可以通过唇语来看我们说了些什么。”采访中,晓宇话很少,但是会很认真地“听”,时刻注意观察记者说话的口型和表情,她说话时发音不太清晰,记者和她之间的交流主要靠钟铮来翻译。

臧晓宇告诉记者,一岁多时,自己听声音、说话、走路都不是很顺畅,妈妈带她到北京一家医院看病,诊断后,医生告诉她的父母:这孩子一辈子不会说话,没法走路。这话给了晓宇父母沉重的打击。但他们不服命运的判决,仍然带着女儿到处求医,做语言康复治疗。

为了教女儿说话,王志玲引导女儿一边看自己的唇形,一边把她的手放在自己的喉咙上,感受发音的震动及气流。她一遍遍地教,女儿一遍遍地练。

王志玲从最简单的拼音开始教女儿。为了让晓宇学会一个拼音,他们往往需要付出多于常人数倍的努力。有一次女儿想吃西瓜,王志玲就让她拼读“西瓜”二字,拼不出来,就不能吃。就这样,臧晓宇日复一日地练习着发音。慢慢地,她可以与家人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失聪女孩坚持上普通学校

臧晓宇到了上小学的年纪,王志玲没有让她上特殊教育学校,而是为她选择了一所普通小学。“存在听说障碍的孩子,迟早要融入社会。”王志玲在北京学习过融合教育的理念,尽管上普通中小学会遇到重重困难,她还是为女儿选择了一所普通小学。

上课时,坐在第一排的臧晓宇会非常专注地看老师的唇形,努力理解课程内容,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数学计算、语文写字等课程都能跟上进度。然而,学语文需要读、背,这对于存在听说障碍的臧晓宇来说难度很大。她每天晚上回家后一遍遍吃力地读、背当天的学习内容,别人只需要花十几分钟,她得花两个小时。为了跟上学习进度,每天放学回家后,臧晓宇都会在妈妈的帮助下,提前学习第二天的内容。

臧晓宇和妈妈都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看到别的女孩学习舞蹈,晓宇也决心要学习舞蹈,听不见音乐的她一遍遍感受地面的震动,慢慢摸索每一个动作,手掌、脚掌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但她从不叫苦,咬牙坚持了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舞蹈老师发现她的乐感、协调性都很棒,对她赞不绝口。

上学期间,让臧晓宇烦恼的是,很多同学不愿与她交朋友。“改变不了别人,我可以改变自己。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些挫折需要自己去承受。”在妈妈的鼓励下,晓宇试着结交新朋友。

尽管臧晓宇学习非常刻苦、努力,但成绩并不拔尖。小学时的一次期末考试,老师怕影响班上的整体成绩,婉转地提出,希望臧晓宇不要参加考试。还有一次,学校要举办大型广播体操比赛,考虑到臧晓宇的身体条件,老师建议她坐在旁边观摩。对此,王志玲丝毫不让步,坚持让女儿参加考试和各种活动:“不能把她当特殊孩子对待。”后来,臧晓宇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作为妈妈,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她一个快乐的童年。”王志玲说。

后来,臧晓宇初中、高中也选择就读普通学校。手语词典中有些词汇没有收录进去,导致臧晓宇难以理解。高三时,她问妈妈:“‘人生’是不是就是医生的意思?”王志玲就引导女儿多看书,并尽量给她作浅显的解释。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臧晓宇高考成绩超过了本科录取分数线,同时通过了北京联合大学视觉传达专业的单招考试,最终,她选择就读北京联合大学。

“除了听不见,没有什么不可以”

臧晓宇在自己不断成长的同时,也尽力去帮助他人。2014年,她加入北极光手语志愿服务团队,2016年加入舒耘志愿服务团队,担任手语翻译志愿者。大学期间,她多次荣获励志奖学金、校长特别奖等奖项。

“我自身存在听说障碍,所以我更希望帮助这个群体,让他们像我一样能够读大学,完成自己的梦想。”大学毕业后,臧晓宇来到市特殊教育学校,成为一名聘用老师。

臧晓宇在学校先后负责教英语和计算机课。班上的学生都很喜欢这个像大姐姐一样的老师,有什么心里话或烦恼,都喜欢向她诉说。她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每次都认真地写教案,她还特意借了一间教室,把自己上课的情景录像。录像后看回放,先自己看,然后给母亲和同事看,让大家帮忙指出不足。

“晓宇注重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力求做到精益求精。比如,她写的教案一开始有点平铺直叙,重点不明确,她就一点点改进。”钟铮说。

面试考察一个老师的表达能力,而这正是她的难点。但在面试时的3分钟现场说课、7分钟讲课中,全程手语的晓宇,表现十分出色。她“讲”的《小壁虎借尾巴》,主题鲜明,非常生动。

“作为一个残疾人,我不能给社会添麻烦,而要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社会建设者。”臧晓宇在记者的采访本上这样写道。

“我们除了听不见,没有什么不可以。”臧晓宇受邀在高三年级特教班分享了她的成长故事。

每年的教职工运动会,臧晓宇都积极参与。业余时间,臧晓宇还考驾照、学烘焙,一直挑战各种不可能。

《襄阳晚报》(2022年11月1日16版)

(编辑:罗安 审核:刘明)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