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时评|守护“地球之肾”,扮靓美丽中国

2022-11-17 16:05:25 来源:汉江网

汉江网评论员 张琦

“我们要深化认识、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时发表讲话强调,“要凝聚珍爱湿地全球共识、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进程、增进湿地惠民全球福祉”,科学鲜明地提出了共同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的三点主张,为全球湿地保护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湿地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湿地生态保护工作,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作出“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探索出了一条各其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之道,一幅幅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江豚逐浪、鸥鹭翔集的湿地生态画卷逐渐显现,生动展现出十年来我国湿地生态保护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极大彰显出14亿多人民群众为守护“地球之肾”、构建美丽家园而不懈努力的坚定信心和务实担当。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挥毫美丽中国壮美画卷的应有之义,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回望中国履行《湿地公约》的30年发展历程,从湿地保护管理体系的初步建立,到湿地保护的中长期规划,再到湿地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接连出台,中国湿地保护经历了摸清家底和夯实基础、抢救性保护、全面保护三个阶段,湿地保护修复力度不断加大,湿地生态状况持续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卓有成效。

截至目前,全国已认定64处国际重要湿地,认定29处国家重要湿地,建立600多处湿地自然保护区、1600多处湿地公园,湿地保护率超过50%,基本实现国土空间的全覆盖;同时,在全世界43个“国际湿地城市”中,中国占据13个,数量稳居全球第一;此外,前不久,中国制定了《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国家公园等湿地自然保护体系,把约1100万公顷湿地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建设范围,为全面实施湿地保护规划和湿地保护重大工程提供了有力支撑……30年来,一项项实实在在的实践行动,生动诠释着中国始终是全球湿地保护修复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加、人口持续增长、过度开采地下水等多重因素影响,“地球之肾”所面临的威胁和挑战不容小觑,珍惜湿地、重视湿地、保护湿地,需要我们更加广泛凝聚共识、汇聚磅礴力量,久久为功、一以贯之。一方面,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守湿地保护和发展生态红线,不断完善湿地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总结好各地流域湿地保护经验、积极探索湿地保护有效模式,全面推动湿地生态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宣传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湿地保护成就,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湿地保护行动、增强湿地保护意识,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不断显现,打造出全球湿地生态保护的“中国样板”。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湿地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以本次缔约方大会为新起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共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推动湿地保护发展走深走实,绘就新时代美丽中国江河安澜、芦荻摇曳、飞鸟游弋的壮美画卷。

(编辑:王鑫 审核:王雨婷)

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