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时评|新职业发展,需要套上监管的“笼头”

2022-11-17 16:07:54 来源:汉江网

汉江网评论员 陈松

近日,上门做菜,私厨到家等新职业在群众中悄然兴起、这些新兴服务项目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生活,也衍生出一系列新就业群体和新兴职业。新职业根据群众需要而出现,因市场巨大而走红,为各地经济增长贡献了力量。作为新就业形态,大力发展新职业,需要套上监管的“笼头”。

新职业立足群众需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发展潜力巨大,能有效带动群众增收。2019年4月至今,人社部等部门已经向社会正式发布了4批56个新职业。其中在“带货主播”职业中,“网红县长”陈灿平以直播平台,带动安化黑茶产业发展。新兴的职业陪诊师,让人在医院里快速找到每个地方,为患者及家属节省了时间。家庭卫生管理师从沙发除螨到整屋保洁,让角落中陈年污垢无处藏身。验瓜师只需3秒钟一个瓜,过手就知道成熟度,为大宗西瓜交易提供参考。

职业技能细分,让技能人才更好发挥才能,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支撑。重庆市近期将火锅料理师认定为新职业。通过新职业认定,1000万火锅从业者可以转化为职业技能人才,有效的带动本地餐饮行业发展。大匠无弃材,船车用不均。职业选择多样化,为各地带动就业提供了帮助。越来越多的新职业出现,标志我国技能分工进一步细化,是利大于弊的好事,需要社会鼓励和推广。

新职业发展前景广阔,为群众日常生活提供更多方便,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新职业带来的新挑战。近年来,部分直播带货平台主播为了带流量,开始无底线,拼下限,降低成本,频繁售卖假货,损害了平台信誉,为直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部分新职业出现时间短,虽然市场潜力巨大,但前期准入门槛低,存在从业人员鱼龙混杂,技能与宣传不匹配的问题,为群众带来了差体验。新职业需求巨大且发展迅速,从业人员少,相关标准制定滞后,给客户维权和部门管理带来不便。上门做菜食材怎么保质?直播行业商品质量是否过关?一系列的问题,制约新兴职业健康有序发展,扼杀了新兴职业持续发展的潜力,让人担心新职业可能会成为“一阵流行风”。

面对新职业发展的种种问题,让职业持续健康发展,鼓点还是要敲在监管上。要发挥市场作用和政策扶持,鼓励打造新职业供需平台,让群众清楚了解产业发展情况,便捷享受新职业带来的快捷,助力新职业用工市场保持长久活力。相关部门要根据法律法规对平台开展监管。以监管用工平台为基础,以信用体系为辅助,促进各类平台对从业人员履行监管责任。在层层监管中,确保职业发展有序。要结合职业特点,建立对应的培训课程,通过线上线下授课和初级技能培训,吸引更多人才聚焦新职业,加入新职业群体,保持职业持续新鲜。还要由各级政府牵头,组织开展各类工匠评选活动。以大比武、大竞赛为基础,为新型职业人员提供展现技术的舞台,鼓励从业人员在比武竞赛中不断提升职业技能等级。对于新型职业涌现中的技能能手,可以开放职称评定快速通道,重点宣讲,以典型,以大匠人鼓励更多新职业人才向专精技能发展,确保新职业服务效果。

新职业如野马,需要套上笼头,来确保有序健康发展。唯有不断夯实监管责任,不断细化监管措施,才能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让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辈出。

(编辑:王鑫 审核:王雨婷)

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