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骆珊珊
11月29日,自然资源部对侵占耕地挖湖造景,补充耕地、补划永久基本农田不实等45个土地违法违规典型案例进行了公开通报。通报中“严重冲击耕地红线,危害国家粮食安全”的表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五类问题的恶劣性质及严重危害,再次提醒地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守好“大国粮仓”!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地方政府本应是耕地保护的主体,但从通报中不难看出,一些基层市县政府不但没有扛起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反而默许甚至主导违法占用耕地建设绿化景观、旅游观光等项目,从让人信赖的耕地守护者变成了令人痛心的耕地蚕食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同时还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由此可见,我们所追求的发展,不是毫无节制地消耗自然资源获得的发展,更不是肆无忌惮地忽视粮食安全换来的发展,而是在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统筹考虑国家安全和永续发展基础上的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对此,各级地方政府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展观、政绩观,切实保护好耕地这个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扛牢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的政治责任,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针对发展中遇到的空间不够、资源不足等问题,要从“挖存量、控增量”着手,在项目选址过程中引导企业优先利用闲置土地、批而未供土地、低效工业用地等存量土地,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避免为了发展而无序开发扩张,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每一寸土地;同时,要通过全域国土整治、耕地提质改造等举措深入挖掘潜力,让废弃地、劣质地变为“藏粮地”,既保障发展空间,又留足粮食生产空间。针对违法占用耕地进行建设的行为,要坚持“零容忍”态度,带头树立依法依规用地理念,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立足岗位职责,从完善耕保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法规宣传、加强巡查监管力度、建强行政执法队伍等方面落实耕地保护工作要求,争取从源头治理,把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吃饭问题虽然是群众司空见惯的小事,但却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充分认识耕地保护“国之大者”的极端重要性,坚决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我们才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端牢“中国饭碗”。
(编辑:崔怀宇 审核:王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