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时评|理性看待政策调整 迎接防疫新常态

2022-12-12 09:17:56 来源:人阅读

汉江网评论员王勋

近日,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了20条优化管控的措施,其中就包括取消判定次密接、限制大规模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公众的热议。

首先,我们要明白优化防控措施并不是“躺平摆烂”,这是常识,也是共识。近三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实事求是、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科学防治、精准施策,顶住了一轮又一轮疫情的冲击,以防控战略的稳定性、防控措施的灵活性有效应对了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12月7日,国家根据当前疫情形势和病毒变异情况,再一次适时推出了“新十条”,科学精准指导疫情防控工作随着新冠病毒的逐渐变异,从德尔塔病株到奥密克戎,毒力已经明显下降,根据这个特点,进行防控政策的优化,恢复经济,回归正常生活是非常理性的决策。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政府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们要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变,在大的政策框架下,对具体防疫措施进行动态优化调整,确保防疫效果务实、科学、有效是明智之举。对于我们自身来说,不能放松警惕疏于防控,要积极配合政府各项防控举措,该防的还要防,该落实的制度还要落实,按要求完成核酸、报备、隔离等,出行前要了解清楚当地的防控政策,注意避开疫情地区,做好个人防护,珍惜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

同时也应认识到,我国结合疫情和病毒的发展特点,综合考虑防疫需求和稳经济、保民生需求,从全局上对防疫政策做出了调整,这个调整对于个人而言,这并非是零风险、零代价的。事物的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随着防疫政策调整,局部地区并不能排除感染人数、危重、死亡病例增加的情况。网络上有康复者分享了他们的痊愈过程,一些患者两三天可以恢复,慢的一两周也康复了,绝大多数患者都属于非重症病例,特别是对于接种过疫苗的绝大多数人,病毒的影响更小,因此,没有必要过于紧张。鉴于今后非重症患者可能更多的采取自我居家的隔离方式,根据专家意见,个人应保持适当运动,提高个人免疫力,有条件的家庭,备一点常用药,不用过于焦虑。

经过长达三年的与病毒艰难斗争,新冠肺炎病毒致病性已大幅减弱。这个时候,我们更要坚定信心,一步一步踏实前进,做好个人防护,相信疫情彻底终结的时候一定会到来。

(编辑:刘洋 审核:王雨婷)

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