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一等奖的背后

2022-12-13 09:56:12 来源:襄阳晚报

□全媒体记者张丽 通讯员张德平

近日,从全国中学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组委会传来喜讯,襄阳四中优秀青年教师邢少华荣获第十六届全国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现场课一等奖和最佳教学设计奖。

邢少华获奖的背后有些什么样的故事?

课堂: 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邢少华201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今年31岁,是襄阳四中的一名英语老师。2021年,他曾获得“湖北好课堂”高中英语湖北省一等奖。在湖北省教科院高中英语教研员扈华唯老师的推荐下,今年11月4日至6日,邢少华作为湖北省唯一选手,参加了第十六届全国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在赛前抽签环节中,邢少华抽中了“听说课”教学展示。

邢少华展示的这节“听说课”,内容涉及世界范围内人类所面临的饥饿问题,世界粮农组织解决饥饿问题的措施。课堂上,邢少华向大家展示了袁隆平的一张照片。他指着手中的照片,问:“从这张照片上,你想到了些什么?”面对邢少华抛出的问题,同学们纷纷回答:“袁隆平爷爷是杂交水稻之父,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接着,邢少华指着世界粮农组织的徽标,让同学们根据徽标推测世界粮农组织的相关背景,同学们踊跃回答。

随后,邢少华带领同学们正式进入听力语篇。在听完完整的访谈后,学生又分别听了访谈中的三个部分的内容。邢少华要求同学们从这段访谈中获取世界粮农组织的全称和宗旨,并验证先前的推测,之后向他人介绍世界粮农组织;获取饥饿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向他人描述;获取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各个国家和个人应对饥饿问题的措施,并向他人介绍不同层面为解决粮食问题所付出的努力。

之后,邢少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讨论饥饿问题产生的其他原因和可能的应对措施。这种方式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最后,同学们根据听力文本获取的信息和讨论后得出的结论,分别站在联合国官员、政府官员和普通民众的角度,谈论世界范围内粮食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并在全班演讲。

这节“听说课”引发了同学们对饥饿问题的思考。“课堂上,邢老师带领我们总结饥饿问题产生的原因,归纳饥饿问题的应对措施。整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意识到浪费的可耻。现在每次我去食堂就餐都会留意分量,避免浪费食物,甚至劝身边的同学不要浪费粮食。”张诗琪同学说。

襄阳四中英语学科室主任李辉称,从教学设计上看,邢老师的这节课设计思路清晰,逻辑严密;从教学目标上看,课程设计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本节课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

获奖背后:

一遍遍打磨、试讲

“从英语教学走向英语教育”

“这次参加第十六届全国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四中英语学科室老师们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没有全组老师帮我打磨,我不可能获奖。”邢少华说。

除了备课、写教学设计,邢少华在课件制作上也下足了功夫。“听说课”课件制作涉及到大量的音频剪辑工作。需要嵌入到课件中的音频仅涉及对应教学内容,所以时间要掐得特别精准。

而为了找到一段满足教学需要的视频,邢少华到处查询资料。“我需要将课件中的一段视频放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听力练习中间,用于缓解学生因为之前听力练习产生的疲惫,呈现学生应通过听力练习掌握的新知识。同时,这段视频在教学活动中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邢少华说。

除了关注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如何调动自己不熟悉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也是不小的挑战。试讲以外的时间,邢少华经常对着电脑,一遍一遍地播放PPT,熟悉教学流程,甚至将上课的用语和课堂指令变成电子稿。之后,邢少华会对着电脑一遍遍演练。

好的课堂是什么样?邢少华说,在他看来,好的课堂不仅要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更应该关注学科方法的训练和学科思维的培养。

所以,好的英语课堂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到语言知识,还应该注重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

学生眼中的邢少华:

幽默风趣

更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行

谈起自己喜欢的邢老师,学生们滔滔不绝。

“邢老师总是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精心编制各种资料。遇到有争议的题目,他会与我们讨论。他还会和我们分享自己写的英语诗歌,也会用标准的伦敦腔朗诵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学生李抒玹说,与邢老师相处久了,会发现他很幽默。他爱读书,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书。同时,邢老师也是一位热爱汉语言文学的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上不经意间就会熟练引用古诗文。

学生张诗琪记得,在诗歌这一单元,邢老师除了给他们讲解教材上的诗歌以外,还鼓励学生们自己创作诗歌。

学生张旭然告诉记者:“邢老师专业知识过硬,教学基本功扎实。复杂的语法知识在他的讲解下总能变得清楚明了。特别是进行词汇教学时,邢老师自编了一份含有重点单词、短语的资料。”

“邢老师知识储备丰富,他经常会在课堂上给我们讲一些课外知识。课堂上,他也很善于跟学生交流互动。他会和我们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为我们答疑解惑。他还鼓励我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这种教学氛围很有感染力,总能吸引我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学生张诗琪说。

邢少华是高三(26)班的班主任,他认真负责,从未缺席每天的早自习。晚自习的时间,他也常常在办公室备课、批改作业或给学生讲题。

“邢老师为人随和,对工作非常负责。”学生彭文栋说,邢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开怀大笑,分享零食;在学生成绩下滑的时候,他会主动找学生谈心……

有一次,一名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画画,邢老师发现后没有严厉地斥责她,而是拿起那位同学的作品,幽默地说:“看来我们英语课堂要为美术学院提供生源了。”邢老师的灵活应变为犯错的学生留住了面子,也活跃了课堂氛围。下课后,邢老师单独找那位同学沟通。

学生徐可赢说,邢老师注重提高同学们的英语素养,更关注我们的道德品行,时刻教育同学们要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

《襄阳晚报》(2022年12月13日 4版)

(编辑:罗安 审核:刘明)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