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付云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粮食实现增产丰收。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731亿斤,比上年增加74亿斤,增长0.5%,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至此,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这是令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的喜事,也再次宣示了中国人的饭碗更加牢固地端在自己手中,而且里面主要装中国粮。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安全、筑牢大国粮仓,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事关国计民生、人民福祉,对于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极端高温干旱、国际局势推动化肥等农资产品涨价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克难攻坚、勤勉劳作,依靠自身力量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全年粮食丰收增产、再创历史新高,不仅实现了年初确定的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也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克服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吃饭问题绝非小事。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国家粮食安全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才有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发展之路。从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83公斤、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到水稻和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自给率达100%、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超过45%,再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十年来,粮食产量连年丰收、大国粮仓越发稳固,离不开广大农人们季季接续、茬茬压紧、环环紧扣的辛勤耕耘、汗水浇灌,也映照着14亿多人民群众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年年抓紧粮食安全生产的坚定信念。
从另一方面来说,粮食盈满、岁稔年丰,丰收的硕果属实令人欣喜,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性风险、不稳定性因素增加,我国粮食产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处于紧平衡态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面向未来,要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以种业科技振兴促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稳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粮食节约传统美德,着力构建政府领导、部门协作、行业引导、媒体监督、公众参与的反食品浪费社会共治机制,以厉行节约、节粮减损的“光盘行动”保障舌之安全,努力增强应对风险和挑战的底气和能力,确保“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仓廪实,天下安。眼下,从东北平原到华北粮仓,从塞上江南到鱼米之乡,处处呈现粮满囤、谷满仓的丰收景象,展现出耕耘劳作之美,更氤氲着丰盈希望之光。让我们以此为契机,在希望的田野上继续耕耘、接续奋斗,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牢、大国粮仓根基夯得更实,我们定能迎来一个又一个穰穰满家的丰收年景,合力擘画出更加绚烂多姿的现代化农业壮美画卷。
来源:汉江网
(编辑:罗安 审核:王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