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

——记襄阳市第三十九中学教师李小娟

2023-01-12 10:05:11 来源:襄阳日报

特约撰稿人 陈建波 全媒体记者 张丽

李小娟自2004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任教于襄阳市第三十九中学,她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曾担任过年级组长,现任该校小学部音体美教研组组长。李小娟用热情浇灌着自己深爱的教育事业,关爱着每一位学生,她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创造力

李小娟是一位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她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她为了激发学生上美术课的兴趣,让美术课有思想深度,不断探索,调整美术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我们学习美术的目的是什么?是把所学的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美化生活、改变生活。”李小娟说。去年秋季开学后,李小娟带三年级美术课,当时三(3)班美术课《留住秋天》已经上完,准备进行下一课《盘泥条》的学习,等她上《盘泥条》这一课时,发现有些学生没有带彩泥,还有少数同学带的是上堂课使用的树叶。李小娟随机应变,启发学生运用所带的工具以及手头现有的物品,制作美术作品。“树叶上一般有什么小动物?”对于李小娟的提问,有的学生说:“有小昆虫,像小蜗牛、毛毛虫等,它们经常吃树叶。”“对呀!今天有的同学带了树叶,这些同学就接着做树叶拼贴画,带彩泥的同学盘泥条,比如小蜗牛、毛毛虫等。盘泥条的同学可把这些小动物放在其他同学的树叶拼贴画上,同学们觉得怎么样?”学生们一下来了兴趣。快下课时,看着自己的创作成果,学生们都很高兴,学习美术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以前我一直以为教师只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但从学生的身上,我意识到教师的意义不止于此,它的责任比想象更多、更重。”不管面对怎样的学生,李小娟都会告诫自己:“要有一颗包容、欣赏的心,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艺术家,只要老师能发现他、读懂他,那他一定会发出夺目的光彩。”

默默奉献收获累累硕果

李小娟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凭着对学生无私的爱,一直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她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对于学校布置的每一项任务,都以最大的热情完成好,她得到了校领导和其他老师的好评,被评为樊城区第六批“课改之星”、樊城区第七批“课改先锋”,学校的“爱岗敬业标兵”和“学生最喜爱的好老师”。

李小娟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她所教的学生成绩突出。多年来,李小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撰写论文并参加各种讲课、书画比赛。李小娟2015年撰写的论文《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在襄阳市“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征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16年撰写的论文《小学美术教育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之我见》发表在《新课程》上;2019年在第十届全国教育技术论文省级活动B类教学中获得三等奖;2016年10月参加樊城区首届长江杯微课大赛设计的美术课《变脸》获得二等奖。

李小娟的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市级、区级书画比赛并多次获奖。

《襄阳日报》(2023年1月12日 7版)

(编辑:崔怀宇 审核:刘明)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