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2023-01-12 10:05:11 来源:襄阳日报

市商务第一幼儿园 汪艳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良好生活习惯,是小班新生幼儿入园行为养成的重中之重。往往新入园的幼儿在离开父母的怀抱,离开家庭,初次踏入陌生的幼儿园环境时,会出现焦虑、哭闹、抗拒、不吃不喝等现象。去年秋季,我担任小班班主任,在生活中教育幼儿不偏食、不挑食是我开展养成教育的重点内容。

幼儿园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在上学期的教学工作中,为了让幼儿尽早适应幼儿园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制订了月度计划,要求班上三位老师团结合作,利用一个月时间与家长双向发力,为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打下坚实基础,提醒家长与幼儿园要保持一致,不娇纵溺爱幼儿,放手让幼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到饮食均衡,不贪吃零食、贪喝饮料。我每天利用晨间接待、晚间放学时间与家长亲切沟通,反馈幼儿在园生活、学习、心理情况,再根据家长反馈的幼儿在家情况,为家长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我结合网络平台,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与家长及时沟,把幼儿进餐、喝水等情况以及幼儿入园的进步过程用视频、照片等方式向家长展示,鼓励家长积极配合教师共同为幼儿营造温暖、向上、自理自主的家园共育氛围。

如何快速养成良好的一日常规生活习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结合儿歌、故事、图片等形式启迪幼儿,如进餐前教会幼儿七步洗手法,幼儿伴随朗朗上口的洗手儿歌,边洗边唱,大大提高了幼儿的热情。在进餐中,强调幼儿不挑食、不剩饭、保持桌面干净等,教师教会幼儿四净歌“衣服干净,桌面干净,地面干净,小碗干净。”餐后,幼儿用自己的毛巾或纸巾擦嘴,用口杯漱口并把毛巾归位等。在幼儿饮水环节,教会幼儿认识自己的口杯及摆放位置,其次,为了增加幼儿的饮水量,鼓励他们有秩序排队喝水,教师教会幼儿《小水滴咕嘟嘟》儿歌,同时提醒幼儿喝水时不浪费水。

为了加强幼儿进餐饮水好习惯的培养,教师每天不间断重复、强调常规要求和集体秩序,观察幼儿餐前是否主动认真洗手;餐中是否注意不撒饭粒、不挑食、安静就餐;餐后能否自觉收拾桌面食物残渣等。针对表现有进步的幼儿,教师会通过发放贴纸、王冠加冕等仪式鼓励幼儿。后期,幼儿对幼儿园一日生活流程已逐渐适应,在此基础上,我提高了幼儿进餐礼仪习惯和饮水习惯的要求。进餐过程中,幼儿请老师盛饭会用礼貌用语,离开饭桌时,会将座椅轻拿轻放等。

幼儿从初入园时的紧张到如今会自己吃饭、喝水、盥洗等,这些生活能力的大幅提高,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也是教师引导与孩子自身努力的结果。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饮水习惯、生活习惯从小班开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将贯穿于幼儿的一生,伴其健康成长。

《襄阳日报》(2023年1月12日 7版)

(编辑:崔怀宇 审核:刘明)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