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董子川
最近几天,一则题为《在南阳挣钱去襄阳消费对我刺激很大》的新闻火爆全网。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是,南阳市委书记朱是西在南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说:“襄阳华侨城给南阳人民的一封信,30万(注:口误,应为3万)人去襄阳消费,还打出题目、口号,南阳挣钱,襄阳消费。这件事,说句实在话,对我刺激很大。为什么南阳挣钱,襄阳消费呢?说明我们的服务业、文旅文创产业落后,我们应当感到羞耻……”
新闻全网爆火的同时,“南阳挣钱襄阳花”之类的段子也层出不穷,反过来助推新闻传播。网友们一方面对南阳进行调侃,另一方面也对襄阳不吝赞美,这让襄阳人产生几分自豪感。应该说,此番朱书记的反思言论,以及襄阳南阳两地的网络舆论表现,让襄阳人对“幸福源自对比”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但是,“南阳挣钱襄阳花”的调侃背后,襄阳是真正的赢家吗?
单从“南阳挣钱襄阳花”来说,这恐怕也并不是单纯的赞美。否则为啥没人说“东北挣钱三亚花”“安徽挣钱杭州花”“贵州挣钱成都花”?更进一步的话,为啥没有人说“全国挣钱北京花、上海花、广州花”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三亚、杭州、成都这些城市,文旅产业取得的成绩已经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认可,北上广更是国内长期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对于这些城市,“XX挣钱XX花”已是“司空见惯浑闲事”了,何必再提?用一句网络评语来说,人家的强大已经不需要解释了。
由此观之,“南阳挣钱襄阳花”固然道出了襄阳文旅发展的部分成绩,但因此而“沾沾自喜”甚至“受宠若惊”就有些狭隘了。
身为三千年文化重镇,襄阳坐拥华夏第一城池,熔三国文化、汉水文化、楚文化于一炉,文有王粲、习凿齿、孟浩然、杜甫、张继、米芾等鹿鸣得意;武有刘秀、羊祜、孙坚、李自成、天地会(红花会)、白莲教等鹰扬千载;古隆中享誉全国,岘山、鹿门山驰名日韩;襄阳振兴文旅产业,吸引周围省市游客,应是水到渠成之事。
以历史视角观之,在襄阳文旅发展史上,“南阳挣钱襄阳花”应该成为一个崭新的坐标原点。向右的时间轴还很长,还需要襄阳人继续埋头苦干、奋勇前进,深入挖掘整合文旅资源,产出更多有档次、有品位、有看头、有玩头的文旅产品。毕竟,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当人家觉得“南阳挣钱襄阳花”没啥稀奇时,咱们的文旅产业发展就算进入了新境界,毕竟,最高级的赞美,是理所应当。
(编辑:罗安 审核:王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