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张志克
1月6日,新华网刊发《湖北开展为期6个月的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一文,指出为进一步优化全省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湖北省纪委监委5日向社会公布违规吃喝问题监督举报方式,开展为期6个月的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吃喝风”是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属于微腐败范畴,从严专项整治违规吃喝问题旗帜鲜明的彰显了全省持之以恒纠治“四风”的坚决态度,对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具有重要意义。
违规吃喝披着“合规的外衣”。精致式走账,互换公函来往式互请,借公务之便接受服务对象宴请,当违规吃喝披上合规外衣,成为众人皆知、默许、并参与其中的“潜规则”,已从反面预示着“四风”问题开始有了反弹、回潮、抬头的苗头。史诗巨著《大明王朝》有海瑞惩治胡宗宪三公子胡柏奇的剧情,起因就是胡柏奇仗权倚势找吃找喝找乐子。处于大明帝国中兴期的关键时间段,海瑞如一把利剑,刺破违规吃喝陋习,《明史·列传第一百十四》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例:“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当时通讯并不发达,海瑞买肉能成为浙江官场新闻,并被载入史册,可见其无愧为清廉典范,史书中也赞誉海瑞是“苦节自厉,诚为人所难能”。学习清官楷模海瑞,杜绝披着“合规的外衣”违规吃喝,汇聚起远离“舌尖上的腐败” “酒桌上的应酬”的洪荒之力。
违规吃喝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客观而言,当前违规吃喝问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新苗头。“公开不吃暗地吃”,内部食堂派“一桌餐”、农家乐签“一天单”等违规吃喝问题依然存在,变换手法继续在公款上打主意。“不吃公款吃老板”,将服务对象当作长期“饭票”,表面看是满足口腹之欲、虚荣之心,实质是借饭局之便进行利益输送,“酒杯一端,原则放宽”,不但影响亲清的政商关系,更影响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大局。正如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所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1950年毛泽东视察东北,被几场豪华酒宴惹怒,语重心长的告诫说:“同志们,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这么吃下去,一级学一级,在群众中将带来什么影响,你们不知道吗?” 当前,扎根荆楚大地,沐浴二十大的光辉,湖北全省上下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专项整治违规吃喝正当其时,严防由风及腐、由风变腐,着力铲除滋生腐败的温床势在必行。
违规吃喝最终损害政府公信力。吃喝型干部找酒喝、串场子、违规吃喝,意不在“饭”而在“局”,在于围猎干部的“局”、权力寻租的“局”。诗言志、诂训情、文载道,从常理来判断《悯农诗》作者李绅,应该是白居易一样的廉吏,可事实恰恰相反,当官后李绅“渐次豪奢”,为一盘鸡舌就要杀掉300只鸡,每餐一盘,后院宰杀的鸡堆积如山,全然没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费劲”的俭朴与敬畏。与之相反,物质充分丰盈的宋朝,王安石却无论什么饭菜吃饱就行,苏轼贬谪黄州后受民间饮食影响发明东坡肉,封建社会末期的清朝大学问家金圣叹临终遗言说:“花生米和豆腐干一起咀嚼,能吃出鸡腿的味道”。今天,党员干部要本着不忘初心的执着,自觉远离“吃喝风”。
公生明,廉生威。岁末年初,湖北省专项整治违规吃喝的大幕已经徐徐拉开,集结号吹出新胜利,发令枪跑出加速度,各地各级要切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大力发扬尚俭戒奢的新风正气,党员干部本人与市场主体交往也要做到光明磊落,把精力放在提供优质服务、解决实际困难上,防止出现吃喝送礼等违纪违法行为。
(编辑:罗安 审核:王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