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时评|实干为要 为书写襄阳崭新篇章着墨添彩

2023-01-30 09:36:40 来源:汉江网

汉江网评论员 张志克

新年伊始,襄阳迅速按下作风建设“实干年”的“快捷键”,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在岗在位在状态”的精气神收心、凝神、提气、聚力、鼓劲,开局起势显精神,以实干实绩实效实现“开门红”,为夺取全年“满堂红”奠定坚实基础。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惜时争春,时不我待,襄阳要发扬“跳起来摘桃子”的实干精神,牢记“引领、辐射、联结、带动”历史使命,厚植特色优势增强发展后劲,全力书写襄阳崭新篇章。

铆足愚公移山的干劲为“实干”壮腰。作为七省通衢的历史文化名城,秉承敢叫横扫欧亚的蒙古铁骑止步的独特气质,塑造了“铁打的襄阳”不朽史诗。时光回溯到上世纪60年代,襄阳既有适合三线建设选址布点的地理区位优势,又有较为便利的交通条件,成为609、610、5713、3542、3611等三线企业聚集地,培育了“天当被、地当床、太阳当衣裳、月亮当光、下雨当澡堂”的三线精神。实干苦干铸辉煌,奋斗精神显希望。步入新的历史征程,襄阳在实干中把握机遇、破解难题,发挥500公里汽车长廊“出山进城”第一站优势,助推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深耕沃土培育“智慧东风”,引进比亚迪项目刷新“襄阳速度”。

砥砺勇攀高峰的拼劲为“实干”强筋。功崇惟志,实干兴市,围绕“市之要事”,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襄阳所处的历史方位和目标任务破冰突围。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世纪之初的2002年全市经济总量仅456.6亿元,2022年襄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27.8亿元,二十年增长了11.76倍。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连续6年稳居湖北省第二位,连续5年位列全国城市50强,今年的位次有望再提升2-3位。仅以文旅产业为例,华夏第一城池着力塑造“山水襄阳” “诗画襄阳”城市品牌,唐城、汉城等国内国际叫得响亮的文旅项目述说着曾经的辉煌,华侨城演绎着今天盛世中华故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今年通过抓好33个文旅体产业项目,开展“襄阳好风日”营销策划跃然纸上,建设文旅新城势如破竹,现代服务业提速升级指日可待。

激发龙腾虎跃的冲劲为“实干”健骨。业广惟勤,实干强市,在挺膺担当中凝聚共识,在奋斗进取中开创未来,为书写襄阳崭新篇章着墨增色添彩。俗话说,没有“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古埃”的实干精神,仅靠心猿意马的痴心妄想一定取不到真经。两年前国家发改委公布《“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明确“支持襄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好风凭借力,待我上青云,一年前襄阳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完成,“武襄十随”汽车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呼南高铁襄阳至荆门段等80个重大交通项目支撑有力,襄阳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成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展望未来,少一点“好高骛远、坐而论道”,多一点“三更灯火、脱鞋下田”,多一些“吹糠见米、刀下见菜”,襄阳一定能够找准“政策眼”、用足“含金量”,不辜负引领辐射的神圣使命。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襄阳争取实现今年地区生产总值达6400亿元、2025年力争突破8000亿元目标,别无他途,唯有实干。实干出实绩,苦干成伟业。用好实干指挥棒、唱响实干主旋律、吹响实干集结号,抱定“起步就奔跑,开局就争先”决心,以“一天当作两天用,两步并作一步走”的紧迫感,蹄疾步稳,争取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襄阳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明天的襄阳一定会更出彩!

(编辑:王鑫 审核:王雨婷)

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