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日报评论员
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大的要素集聚能力做支撑;襄阳中心城市的地位,需要强大的辐射带动能力来体现。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全国性铁路枢纽,襄阳要聚焦“枢纽”做文章,推进“交产城”融合发展,打造“人物资信”要素集聚新高地。
要放大“聚人”能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引人聚人的有效抓手,我市华侨城主题公园建成后迅速成为爆款产品,便是成功的例证。当前,全国旅游业正在快速复苏,窗口期十分宝贵。因此,我们要有机衔接好、统筹利用好襄阳交通优势,坚持不懈大抓产业、抓大产业,依靠产业聚人留人兴城,加快推进文化旅游、餐饮住宿、交通运输等行业恢复,吸引更多游客来襄旅游消费、更多人口来襄定居发展。
要提升“聚物”水平。近年来,我市小河港区加快建设,传化公路港、上海韵达等知名物流企业落户,为我市物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要坚持以供应链优化促进产业链升级,持续巩固提升物流枢纽节点功能和地位,以完善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努力形成“大进大出”“快进快出”“优进优出”的物流发展局面。
要补齐“聚财”短板。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现代经济的核心,企业发展、市场繁荣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我们要加大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吸引更多金融机构落户,积极培育与支持企业上市和融资,让金融市场活跃程度支撑和体现襄阳应有的要素集聚力、资源调配力、辐射带动力。
要抢占“聚信”先机。当前,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重构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住建部和省委、省政府把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试点放在襄阳,为我们抢占数字新赛道、做强数字新基建、激活数据新要素提供了机遇。我们要深入实施数字经济跃升工程,推进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为“四化同步”发展作出有益探索。
《襄阳日报》(2023年2月1日1版)
(编辑:刘洋 审核:李云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