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好传承好非遗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2023-02-07 08:42:44 来源:襄阳日报

陶成

春节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河口木版年画”在武汉地铁二号线亮相,这是武汉地铁首次整合书法艺术、木版年画工艺等传统文化元素举办大型迎新春文创活动。临近春节,将木版年画“搬进”地铁,既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又让木版年画火了一把。

谈及非遗文化,我们可能感觉离生活太遥远。老河口木版年画此次火热“出圈”,获得一致好评,得益于武汉地铁将木版年画与传统节日相结合,既烘托了节日氛围,又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了解到木版年画文化。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2022年,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非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保护好传承好非遗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也带动了非遗文化的传播,让非遗文化流动了起来。老河口市每年举办多场非遗项目老河口丝弦、老河口锣鼓架子、湖北越调等下乡镇、入景区、进校园活动,通过重心下移,让人们近距离感受到非遗文化,增加文化自信。

京剧、脸谱、舞狮、年画等非遗文化在年轻群体中越来越火。2022年冬奥会期间,多地采用剪纸等非遗技艺制作出可爱的冰墩墩,在网上也是火了一把。可数可说的非遗文化很多,流动起来的文化才更加绚烂。

2022年,《千城一绝》全国非遗瑰宝故事宣传片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大屏,老河口木版年画、潍坊龙头蜈蚣风筝、和田都塔尔制作等精湛的非遗技艺,向世界展示中国非遗文化的魅力与风采,让散落民间的“绝活儿”走进观众视野。中国非遗文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海外推广,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欣赏到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应该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非遗文化流动起来,运用AI等高科技手段传播,挖掘创作文创产品等,把非遗文化与时代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从非遗文化中汲取充足的养分,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作者单位:老河口市委组织部)

《襄阳日报》(2023年2月7日5版)

(编辑:刘洋 审核:李云飞)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