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我采访

2023-02-09 10:15:47 来源:襄阳晚报
吃春饼  欧美 摄
学做春饼  欧美 摄

编者按:

二十四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2月4日是兔年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让我们来看看小记者们是怎么度过这一天的。

“咬春”

□第二实验小学 四(3)班徐语夏沫

沐浴着春日暖阳,我们小记者化身二十四节气“体验官”,品读时节之美。

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些关于立春的知识:在立春的这一天,人们会做春饼。吃的时候,人们要一口气把春饼吃完,这就叫“咬春”。

我们要亲手做春饼啦!老师告诉我们,要先把面皮擀成薄薄的饼,放进锅里蒸熟,再选一点配菜放在面皮上,把面皮卷起来,就可以吃了!做好一个春饼后,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它既有蔬菜的脆甜,又有火腿肠的咸香,还有面皮的杂粮味,可真好吃呀!

回家后,我要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春饼。

指导老师:陶霞

学知识,做春饼

□第二实验小学 四(3)班常懿轩

今天,我既兴奋又紧张,因为摄影师要拍摄我们的小记者活动。

在活动地点,老师让我们朗读并背诵《立春》。在我们都能熟练背诵这首诗后,摄影师开始拍摄,一开始我们都特别紧张,但没过多久,我们就进入了状态,顺利完成了拍摄。

接下来,老师给我们讲解了《立春》的意思,还讲了很多关于立春的知识。我们听得津津有味。

最后,老师带我们做春饼。

我们戴好手套,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制作春饼。我用肉、火腿肠、葱等食材做春饼。制作完成后,我迫不及待地吃了一个,真好吃呀!

我今天既学到了知识,又品尝了美味的春饼,收获满满!

指导老师:陶霞

春天的开始

□荆州街小学四(3)班宋嘉晋

“立春”,意味着春天的开始。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着周围的世界;光秃秃的枝条冒出了几个小嫩芽,几只小麻雀悠闲地站在树枝上唱歌;小溪欢快地流淌着;冬眠的小动物们苏醒了,一个个活蹦乱跳……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立春之后,农民伯伯早起晚睡,辛勤劳作,都是为了这一年可以有个好收成。他们种下的每一粒种子,都是一个希望,祝所有的小种子茁壮成长!

立春可真是一个“好节气”!

指导老师:刘晓兰

美味的春饼

□第一实验小学 四(3)班朱子昕

我很开心能参加襄阳日报小记者团组织的活动,虽然早上天气还有点凉,但丝毫不影响我参加活动的热情,我早早地来到了活动地点——大北门。

我们和中华诗词协会的徐老师一起诵读了宋代王镃的《立春》,随后,徐老师给我们详细解读了《立春》。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学到了很多和立春相关的知识。

接下来,我们开始做春饼。看着放在一旁的烙饼和胡萝卜丝、黄瓜丝、火腿肠、酱肉等食材,我迫不及待拿起一张烙饼放在手上,然后把每种食材都拿一点放在烙饼中,最后把烙饼卷起来,春饼就做成了。我一口咬下去,真美味呀!

吃春饼是一种习俗,也叫“咬春”。在立春这一天吃到自己亲手制作的春饼,感觉真好!

指导老师:杜雅星

品读时节之美

□荆州街小学 六(1)班姚知言

2月1日,我参加了襄阳市小记者团举办的“传承民俗文化、品读时节之美”主题活动。

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一首古诗《立春》,诗很优美,我一会儿就会背诵了!

随后,我们来到了“如意妈妈菜”餐馆,老师让我们自己动手做春饼。

长方形桌子上摆着各种各样的食材,厨师叔叔给我们展示了春饼的制作过程。随后,我拿了一个饼,再往饼中放火腿肠、青菜、肉丝、胡萝卜丝等食材,最后慢慢把饼卷起来,做成了一个香喷喷的春饼。

我尝了一口春饼,觉得味道很好。

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到了许多知识。以后,我要多参加这种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指导老师:杨丽

《襄阳晚报》(2023年2月9日 9版)

(编辑:罗安 审核:金成岑)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