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爸爸妈妈来接你回家了!”近日,在襄阳市中心医院,陈可(化名)看着孩子,激动地说道。
2022年7月底,襄阳市中心医院儿科NICU争分夺秒地抢救着一名孕29周、体重仅有930g的窒息早产儿平平(化名)。
平平的情况十分危急,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进行了五次大大小小的抢救,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平平几乎每天都要历经数次抢救,医护团队不断地调整治疗护理计划,平平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为了后续更好的救治,儿科NICU成立了以科主任潘睿、护士长张晓红为首的救治小组,针对患儿的特殊情况制订相应的精细化治疗护理计划。治疗过程困难重重。一开始,患儿在呼吸机辅助通气下仍呼吸费力,医生怀疑可能出现了气胸,立即行床旁X线检查,结果正如医生所料,救治小组立即请心胸外科医生会诊,并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后续肺慢慢复张;按下葫芦浮起瓢,患儿又出现贫血,便行输血治疗;感染关也要过,平平感染上鲍曼不动杆菌,救治小组不断做抗感染治疗;一个月后,平平患右侧腹股沟疝气,但病情不适合手术,便通过治疗减少哭闹,避免疝气加重……
治疗期间,对于平平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呼吸关,由于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这一战就是五个多月。医生不断地调整呼吸机参数,从有创呼吸机到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病情稳定后的平平还是一直不能脱氧。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对氧的依赖度很高,平平后续健康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考虑到平平的未来发育,也为让爸爸妈妈参与到平平的养育护理中,在平平没有生命危险之后,医生与家属沟通,最终决定“带氧出院”,这是医院经过评估后确定的对宝宝最佳的照顾方式。
174个昼夜的努力,换来了妙不可言的生命奇迹。
(胡明姣 邹慧敏)
《襄阳晚报》(2023年2月10日8版)
(编辑:刘洋 审核:李云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