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时评|湿地滩头旭日升 鹤翅翩翩入画来

2023-02-17 09:43:28 来源:汉江网

汉江网评论员张志克

2月3日,湖北日报头版刊发《我省新增两处国际重要湿地》一文,指出在第27个世界湿地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布,去年我国新增18处国际重要湿地,其中湖北有两处,分别为公安崇湖国际重要湿地和仙桃沙湖国际重要湿地。湖北湿地资源得天独厚,古有气蒸云梦泽诗篇,今有《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盛会佳话。湿地保护,我们一直在行动。

远看滩有色铺就生态底蕴。昔人驾鹤去,江河万古流。大江汤汤,无边落木,晴川历历,芳草萋萋,一片片迷人风景美如画,美丽传说和动人故事令人沉醉。湖北是湿地大省,长江、青江、汉江与古云梦泽留下星罗棋布的湖泊,形成全国最大的江河湖泊复合淡水湿地生态系统。茫茫九派,中流击水,从大九湖到汉江湿地,从崇湖到沙湖,从梁子湖到东湖,碧水、蓝天、绿树、红花、飞鸟、浅滩……大美荆楚在此展开一幅恬淡悠远而又生机盎然的青绿画卷,我们共同演绎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湿地的动人故事。

近听水潺潺勾勒共生蓝图。人与湿地共生由来已久,湖北注重发挥湿地生物多样性功能,精准开启和谐共存之旅,让人与自然共生共荣。以襄阳为例,沿汉江的县、市、区各显神通均交上了湿地保护优秀答卷。地处秦岭大巴山腹地的谷城县,近年来被各类鸟中“稀客”频频光顾,观测显示有“鸟类中的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秋沙鸭连续五年在谷城汉江湿地公园筑巢“安家”越冬,数量高达200多只,中华秋沙鸭在业内有“生态试纸”桂冠,从侧面验证汉江“水质优”。宜城市万洋洲湿地公园从汉江美好环境共同缔造角度破题,率先绿色崛起,将“修复湿地生态,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城更美”科普知识植根楚都大地、植根志愿者心田、植根“大美汉江”未来。襄阳城区汉江国家湿地公园面积5.84万亩,四年多来全面禁渔、禁采、拆违,原生态系统自然恢复,鱼类明显增多,鸟类由109种增加到215种。

人在画中游助力文旅融合。随着各地湿地保护工作的深入持续开展,我们对湿地的认识也越来越科学理性,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等分类日益清晰。立足湿地禀赋,实现湿地保护与利用的良性互动成为“人与湿地和谐共生”题中应有之义。独特的湿地景致,通过营造“人在画中游”的意境,吸引游客领略湿地公园田园牧歌般神韵,为文旅融合插上共生翅膀。如枝江市金湖国家湿地公园,属于典型的江汉平原低洼地带天然淡水湖泊,拥有李白笔下“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典故、千年弥陀古寺古迹、三国烽火台传说、十里湖堤池杉绿意,来到此处,还可以沉浸式体验湖边靠耕种捕鱼为生的渔家生活。再如石首市天鹅洲湿地生态旅游区,曾被列为湖北省十二大特色精品旅游区之一,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中国麋鹿之乡”“中国江豚之乡”称号,被国内外专家誉为“绿色宝库”“天然动物园”“自然博物馆”。

滩头日升,万鸟翔集映东方。落霞孤鹜,秋水长天绿如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护湿地的重要性,提倡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湿地是地球之肾,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既与水域相连接,又紧挨陆地,容纳着大量水生生物或是陆地生物。在湿地内部还含有丰富的微生物,生物资源极为丰富。让我们牢记“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的谆谆教诲,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破坏,勠力同心共同守住湿地安全边界。

(编辑:王鑫 审核:王雨婷)

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