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王清波
1月31日,据《襄阳日报》报道,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2022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入选人员名单,宜城市流水镇莺河村党支部副书记、宜城市莺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晶,保康县城关镇刘家坪村党支部书记王智文荣获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称号。这是襄阳市发展乡村特色旅游 ,带领农民发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缩影。
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中国有广袤的农村,各地的乡村旅游发展生机勃勃,农民的生活更加富足。抓好特色旅游发展。各地资源禀赋不同,要因地制宜抓好特色乡村旅游,让特色持续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乡村旅游已发展成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助力乡村振兴、帮助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各地以农业观光和休闲度假为主的乡村旅游,既满足了人们尤其是城市人寻找乡愁又贴近自然的心理需求。还进一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乡村旅游中得到了鲜活、生动的印证。无论是从元旦小长假,还是春节旅游情况看,乡村游成为了节日消费的一个热点。春节假日期间,以休闲度假、走亲访友、家庭聚会为主的乡村游、近郊游、古镇游,受到群众热捧,游客增量明显。襄阳市莺河村因清澈的莺河水而得名,山水资源相得益彰,自然风光美不胜收,是游客打卡观光胜地。杨晶辞去高薪工作回乡创业,带领村民建设美丽乡村。如今,莺河村成功擦亮“醉美莺河”乡村旅游品牌,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
乡村旅游要在保留乡土特色中求创新。要依托优美的田园风光和乡村人居环境,围绕乡土景观与特色产业形成多元化的旅游体验产品,让游客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要依托各村特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通过不断注入文旅新元素、发展文旅新业态,融合红色、民宿、采摘等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旅游带来“流量”和“热度”。 然而,开发乡村旅游,并不意味着每个乡村变成景点,也不能将每个乡村做无差别的规划与建设,更不能忽视乡村原有的生态和人文习俗。各级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全力做实“旅游+振兴”结合文章,用好旅游这驾“马车”,以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之路必然越走越宽。
总之,要发展乡村特色旅游, 带领农民发家致富,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真抓实干,拼搏奋斗,搞好乡村旅游,做到统筹推进、协调推进,不断增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不断激发乡村振兴的发展活力,让广袤的农村更加欣欣向荣,让希望的田野更加生机勃勃。(作者系樊城区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樊城区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
(编辑:王鑫 审核:王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