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爱故里 绿净好染衣

2023-03-14 09:37:46 来源:襄阳晚报

杜牧(资料图片)

□严爱华

提起杜牧的诗,多数人会记得他的七言绝句,“牧童遥指杏花村”“霜叶红于二月花”等,读过唐诗的都赞不绝口。

杜牧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这“小杜”与“老杜”的关系,还真不是姓氏的巧合,论起远祖,他们其实同出一门。杜氏一族是名门望族,主要有杜陵、京兆、襄阳、洹水、濮阳五支,共出了宰相11人,而文学上的佼佼者当数杜审言、杜甫、杜佑(广义文学含史学,杜佑是著名史学家,还是宰相)、杜牧四人,且这四人皆出自襄阳宗族杜预一门。巧的是,这出自襄阳杜氏的四位文学明星,是一前一后两对亲祖孙,杜审言、杜甫为杜预的第十一代、第十三代世孙,杜佑、杜牧则为杜预的第十四代、第十六代世孙。如此,你要说杜牧的郡望之地为湖北襄阳,也有根有据。

开成四年,杜牧由宣州赴京任左补阙,途经襄阳,写下《汉江》,写他傍晚行经汉江时的所见所感。

首句写出水波荡漾、白鸥翻飞的美丽江景,次句“绿净”指汉江江水的碧绿澄净,而“春深”暗示树木也更加蓊郁碧绿,这满眼的绿色,仿佛可以取来作为染饰衣服之用。如此美好的春景,有没有引起诗人的心旷神怡呢?

第三句“南去北来人自老”笔意一转,这年刚37岁的诗人,为什么突然发出了嗟老之慨呢?原来,诗人大部分时间在四处宦游,奔走于各方镇使府充为幕僚,此所谓“南去北来”。从灼灼青春到年近不惑,十多年过去了,却一直沉沦下僚,郁郁不得志,怎能不产生岁月蹉跎“人自老”的感慨!

末句“夕阳长送钓船归”,让我们仿佛看到,诗人伫立在夕阳西下的汉江边,目送渔舟晚归那怅惘的眼神。

《襄阳晚报》(2023年3月14日 7版)

(编辑:崔怀宇 审核:李云飞)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