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韩元元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今年的3月5日是第60个雷锋纪念日。60年里,我们听雷锋的故事、读雷锋的日记,“雷锋”已成为精神符号,深深印在每个人心中,学雷锋已成为人们追求崇高理想和优良品德的自觉意识。
雷锋最广为人知的是他助人为乐的故事,他把帮助别人、服务人民当作人生最大的快乐和幸福,虽然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伟大壮举,却在一件件平凡小事中彰显着为人民服务的热忱之心,赢得了“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赞誉。60年来,一批又一批学雷锋先进典型不断涌现,为“雷锋日记”续写了无数生动、感人的“续集”。登上“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类榜单的陈小峰,精心养护流浪聋哑汉12年,彰显人间大爱;多重二级残障志愿者李洁翔,累计为公益事业服务超4000小时,把自己活成了一束光。除了典型人物,还有无数无名的平凡人同样默默弘扬着助人为乐精神:“雷锋存折”累计接受捐款200余万元、“雷锋号”列车上已续写了几十本“雷锋日记”……举不胜举的好人好事让世界更加美好。
新时代,志愿服务成为助人为乐的新形式和新内涵,参与志愿服务是对雷锋精神的最好传承和弘扬。在抗击新冠疫情的第一线,志愿者用坚守筑牢了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坚固防线;在重大国际赛事赛场上,志愿者用热情细致的服务向世界展示着友好中国的形象;在风沙肆虐的荒漠里,志愿者用汗水浇灌着“绿色中国”;在群居和一的社区里,志愿者用奉献和爱心温暖着世界。据民政部数据,截至2022年底,我国注册志愿者已逾2.3亿人,记录志愿服务时间超过52亿小时。当参与志愿服务成为所有人的习惯和自觉,社会必然更加友善、和谐。
雷锋精神的内涵不仅仅是助人为乐的无私奉献,还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爱岗敬业的“螺丝钉”精神、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每一项都具有永恒的价值,每一项都蕴含着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需要人人都化作新时代的“雷锋”,用助人为乐的精神积极奉献,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干事创业,用“螺丝钉”精神和“钉子精神”攻坚克难。
雷锋精神温暖了世界、照亮了人心,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心里的道德丰碑。对雷锋精神最好的学习,就是立足自身实际,努力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发光发热,为“雷锋日记”添上每个人的“续集”,把点点滴滴的平凡力量汇聚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能。
(编辑:刘洋 审核:王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