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罗舒文
当春风温柔、春雨细润、春花清香之时,令人倍感怀念的清明已至。我们在清明时节不仅要慎终追远、忆苦思甜、追思先辈,更要用好这样重大节日、特殊时点将传统节日与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弘扬崇尚廉洁、抵制腐败的社会风气,构建清正廉洁的社会生态。
人清才能心明。自古以来,清正廉洁是中华民族有志青年身上优秀的品质之一,在清明时节纪念先辈,亲手递上的白花,铭记先辈的舍命付出,更是要明白今天的所见所得皆是他们坚持到黎明前的最后一刻换来的,从历史中回望先辈们对中华大地清澈的爱,只有头脑清,心中明,才能更加警醒,才能在工作中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在自己的岗位上,强化防范观念,提升担当意识,做到蝇头小利不放松,原则问题不糊涂。
风清才能气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只有不断充实廉洁文化内涵,才能让政治生态更加清明,进而影响社会之风清明爽朗。廉洁氛围不仅是一个人“清明”可以实现的,更要紧密结合违反四风、酒驾醉驾、违规吃喝、职务犯罪等违规违纪频发重点开展普纪宣讲、廉洁警示。加强对年轻干部的上岗前、工作中的廉洁教育,在现实中感受当代反腐工作的高压震慑,深化廉洁氛围烘托,这样才能守住传统文化精髓,一脉相承风清气正的意识形态。
以文化人,教育为先,根正才能苗正。只有不断深化廉洁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多维推进,载体融合,言传身教,才能让优良传统在未来发扬光大。手握青春与梦想的我们,更要提高警惕,面对无数利益与诱惑,机遇和挑战,不管风险如何、阻力多大,都应牢记党纪党规,坚守清廉底线。
(编辑:刘洋 审核:王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