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巾帼宣讲接地气有朝气聚人气——记襄阳市妇联“向阳花”巾帼宣讲团

2023-04-27 13:50:00 来源:襄阳日报

近日,襄阳市妇联“向阳花”巾帼宣讲团获评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市妇联依托“向阳花”巾帼宣讲团,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学的方式,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巾帼大宣讲“七进”活动,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村(居)、进校园、进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进网站、进家庭,在广大妇女和家庭中持续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走深走实,为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汇聚正能量、振奋精气神。

“云宣讲”让宣讲走深走实

打开“襄阳女性”微信公众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巾帼云宣讲”“一起来学妇女权益保障法”“晒出您的全家福 分享家风家训”“把爱带回家 送科学家教”等为群众精心准备的理论宣讲、家风故事、育儿知识出现在手机屏幕上,群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端看宣讲、学理论、听故事,寓教于乐。

“我愿意和大家一起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贡献力量。”2月6日,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巾帼云宣讲”第49期,襄阳市房屋产权与市场管理处副主任、宣讲人马若曦说道。

△点击图片观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巾帼云宣讲”第49期

今年1月,“襄阳女性”微信公众号开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巾帼云宣讲》专栏,全市各界巾帼宣讲员积极录制短视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引领广大妇女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巾帼“云宣讲”只是市妇联开展宣讲的一个缩影。市妇联通过成立“向阳花”巾帼宣讲团,选聘一批专家型、学者型的宣讲员,吸纳广大妇联干部执委、“三八红旗手”、“最美家庭”代表、巾帼志愿者等组建多样化宣讲队,开展线上线下理论大宣讲。

“襄阳女性”微信公众号、襄阳妇女网等平台,及时转载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的二十大动态、党的二十大“金句”、权威解读和重要评论文章等内容,并开展线上测试答题活动,打造全天候、菜单式、开放化的学习平台,确保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妇女工作中、体现到岗位上、具体到实践里。

2022年12月16日,市妇联开展的“巾帼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H5一经推出,便在全市广大妇女中引起强烈反响,10天内学习人数超过83万人次。

“线上宣讲有更强的互动即时性、交流便捷性和辐射广泛性。我们创新宣讲形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传达到基层,让学习走‘新’更走‘心’。”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汪艺琼表示,将持续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送上“指尖”“云端”,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耳入脑入心,并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发展实效。

截至目前,市妇联以“微宣讲”“云宣讲”“家宣讲”形式,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万家”巾帼红大(微)宣讲1011场,线上线下宣讲覆盖30余万人次,引导广大妇女同志听党话、跟党走,为推进全市妇女事业的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线下宣讲接地气聚民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让我们‘新农人’感到十分振奋。”中国妇女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南漳县东巩寨子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青说。

2月7日,在南漳县东巩寨子米种植专业合作社,赵青向农户们分享自己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心得。她简短有力的话语,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鼓舞干劲。

如今,该合作社带动东巩镇周边1000多户农户种植有机水稻,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带动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每年仅发放劳务工资就达160多万元。该合作社生产的“香米一号”“香米二号”获得有机认证,“泉水香米”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

线下面对面宣讲“声”入人心。市妇联积极开展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等“七进”宣讲活动,“向阳花”巾帼宣讲员走进基层一线,通过“文艺+宣讲”“互动+宣讲”“服务+宣讲”等生活化、亲情化、人文化的宣传方式,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襄阳27路公交车上,党的二十大代表、“向阳花”巾帼宣讲员、公交驾驶员熊会萍在宣讲中说:“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公交车,是面向群众的重要窗口。我们要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岗位拼搏建功的同时,不断用话语、用行动、用服务,向各界群众和广大一线工作者传递党的声音,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随着十米车厢走遍城市每一个角落,为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汇聚力量。”

在27路公交车车厢,贴满党的二十大报告“金句”。利用公交车停靠休整时间,将宣讲课堂搬进十米车厢,熊会萍结合自己的感悟和工作实际向工友和乘客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你讲我议、你问我答”和“党代表日记”分享的方式,让大家学深悟透。目前,熊会萍已在车厢开展微宣讲12次,现场参与200余人次。

在基层一线,“向阳花”巾帼宣讲员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案例,营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浓厚氛围,让妇女群众听得进、学得懂、记得住、用得上,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千家万户,为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汇聚正能量、振奋精气神。

在我市,各级妇联组织还创新宣讲方式,将宣讲与广场舞、文艺表演等妇女喜闻乐见的活动结合起来,与家庭家风家教结合起来,与身边的妇女先进典型结合起来,不断提升理论宣讲的传播力和吸引力,让党的创新理论和奋进蓝图走进千家万户,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访民情办好事实事

“我能重返校园,要感谢阿姨们的帮助和开导。现在,我的成绩在稳步提升。”2月7日,南漳县姑娘丽丽(化名)说。

丽丽今年15岁,母亲去世,父亲在外打工,伯伯一直在照顾她。2022年3月,她被医院诊断为重度抑郁障碍,双向情感抑郁发作。“向阳花”巾帼宣讲员了解情况后,积极联系心理咨询师上门跟丽丽聊天,打开她的心结。

在“向阳花”巾帼宣讲活动中,全市各级妇联执委通过上门走访、电话寻访等方式深入了解妇情民意,为妇女、家庭办好事实事400余件。

通过“宣讲+服务”模式,以服务促引领,以引领扩联系,凝聚巾帼奋进力量。深入推进“姐妹共建 幸福家园”共同缔造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施妇女发展促进行动;围绕妇儿权益维护等领域,深入实施“律师进妇联”活动。通过精准履职服务妇女儿童,凝聚奋进力量,以实际工作成果检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成效。

“我们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立足本职岗位、服务妇女服务家庭的实践动力。”市妇联主要负责人说,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市妇联将巾帼志愿服务工作与组织引领、联系服务紧密结合,组织政策理论宣讲、创新创业、法律维权、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服务等专业志愿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服务大局、主动作为,促进广大妇女共享发展成果。深化“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巾帼创业创新行动”“巾帼岗位建功行动”,带领全市广大妇女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大显身手。

立足家庭、抓实建设,发挥妇女在家庭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深入实施“好家教 兴万家 走基层”活动,开展家庭教育讲座与指导服务986场次。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活动363场次,受益儿童3839人。成立“向阳花·妞妞”留守儿童合唱团。举办“彩虹行动”暑期公益托管活动134场次,受益儿童2万余人次。

履职尽责、聚焦实事,以巾帼服务惠民生暖民心。开展妇女就业创业线上线下培训30期,3.8万名妇女受益。聚焦省、市民生实事,完成城乡适龄妇女宫颈癌免费筛查25.13万人任务。开展城乡低收入妇女“两癌”救助,向上争取资金70万元。实施“向阳花”公益项目,公开征集公益项目55个,与18个社会组织签约实施公益项目26个。

编辑:崔怀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