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刘田田
最近宝马mini“冰淇淋”事件上热搜了,起因是在上海某车展上,两名工作人员以截然不同的态度对待前来免费领取冰淇淋的中国人和外国人,引起国人的愤慨。对于少数品牌在中国搞区别对待的恶性事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网友们义愤填膺、口诛笔伐的声讨中,爱国热情此起彼伏。
有人说,这种行为是工作人员个人崇洋媚外的问题,宝马mini背了锅;有人说,这是宝马mini店大欺客,搞区别对待的行为。不管是何种原因,让我们愤怒的,是个别人崇洋媚外的拙劣表演,认为外国人高人一等、“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崇洋媚外,本质上是文化不自信,得了“软骨病”。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内忧外患、饱受欺凌,在西方列强的压迫下抬不起头,今天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仍然有人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相比日益丰裕的物质生活,我们更需要的是自信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在全球文化多元化交融的背景下,增强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提高国际话语权,显得尤为重要。在物质文明高歌猛进的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只有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传播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才能让新时代的文化自信深植于心。
增强文化自信要注重爱国主义教育,持续营造爱国主义浓厚氛围,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一如既往地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在国民教育的各个阶段,充分运用身边的鲜活教材,潜移默化引导人们将爱国主义融入言行举止。
增强文化自信要注重民族文化熏陶,广泛宣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真学习领悟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把弘扬民族文化与实现个人价值结合起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
增强文化自信要重视价值观培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血脉,引导全体公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崇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个人价值准则,坚决抵制和反对唯财富论、唯利益论的病态社会现象。同时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展示中国形象,吸引更多人自觉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付诸行动。
增强文化自信要警惕文化殖民和文化入侵,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文化产品,在尊重差异、包容兼并的同时,也要擦亮眼睛、拒绝诱惑,坚决抵制丛林法则和霸权主义等西方殖民文化的蛊惑和渗透,始终以宣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根本,把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与激发文化自信更加科学地结合起来。
“冰淇淋”事件引发的热议终将过去,但此次事件让我们清醒地看到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考验,信仰缺失甚至价值观扭曲等现象时有出现。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刻,意识形态和地域文化的交锋碰撞越来越激烈,同时还会遇到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的双重压力,我们要用文化自信强化爱国情怀、激发奋斗热情,树牢危机意识,保持底线思维,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编辑:张紫悦 审核:王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