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假期,我们几家人组团来南漳踏青,品尝干炒鸡。”“南漳的古山寨很多,我慕名而来。”“我喜欢三国文化,准备去春秋寨和水镜庄。”……
今年“五一”小长假,南漳县乡村旅游备受青睐,许多游客选择亲近山水、享受自然、体验民俗,放松身心,欢度假期。
据文旅部门统计,该县“五一”假期累计接待游客55.3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87亿元,分别较2019年同比增长272.21%、298.96%。
“氧心”更“痒心” 引来八方客
“这里空气清新、有山有水,家门口就是风景,不比其他地方差!”第三次到香水河景区游玩的襄阳市区游客余娇娇兴奋地说。
位于薛坪镇的香水河景区,七彩瀑、三叠瀑、一线天等50多个景点紧密串连。晴天的上午,瀑布水花在太阳光的折射下呈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色,美不胜收。
据了解,“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香水河景区人流量近6000人,全县各大景区酒店、民宿入住率近100%。
该县以优质生态为底色,持续打造“心氧氧·来南漳”文旅品牌,年均空气负氧离子浓度高达3000个/立方厘米,特别是香水河、天池山、三道河等景区,曾监测到每立方厘米空气负氧离子达一万多个的历史最高值,吸引数以百万的游客前来打卡。今年3月,南漳县被中国气象局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山水“氧心”,人文“痒心”。在南漳,不仅有钟灵毓秀的山水让游客沉醉,更有丰富新奇的非遗文化表演让游客回味无穷,直呼过瘾。
演员踩着1-2米高的高跷,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点,身姿轻快如燕,动作一气呵成……在水镜庄景区,非遗表演“高跷”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喝彩声。
“演员跟游客互动得很好,我还现场体验了踩高跷,‘步步惊心’的感觉非常棒。”河南游客张天萌说。
将非遗文化展演引入景区,不仅丰富了景区的人文内涵,还增强了游客的“新鲜感”,为非遗“活”起来开辟了新路径。“五一”小长假,该县在天池山、水镜庄、香水河等景区组织开展了“呜音喇叭”“薅草锣鼓”等非遗展演。不仅如此,该县文化馆还举办了“指尖非遗——景泰蓝掐丝珐琅画”专题展。“五一”假期,南漳县各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接待群众2000多人次。
提档升级 增强游客体验感
“到了!到了!”公交车还没停稳,10岁的王梓琪就兴奋起来,迫不及待地要和小动物们“亲密接触”了。
“五一”假期,这条由襄阳市区开往位于九集镇的襄阳野生动物园的公交线,每天往返8次运送游客。
3月初,南漳县委书记罗兴斌以“四不两直”方式前往襄阳野生动物园调研,企业投资人杨世仁提出诉求:能否开通襄阳市区、南漳城区至襄阳野生动物园的公交线路?
罗兴斌记下了杨世仁的诉求,上门对接襄阳公交集团,并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多次实地调研,最终在线路、站点等方面达成一致。襄阳市区至襄阳野生动物园、香水河景区等公交线路相继开通,为企业发展带来了信心,为游客提供了便利。
领导带头做表率,各部门齐发力,全力保障游客“五一”假期在南漳顺畅体验。
4月中旬,南漳县融媒体中心制作推出文旅、美食宣传片,发布了精心制作的游玩指南;文旅部门持续加大旅游资讯发布力度,推出限时免票、特殊人群优惠购票等一大波景区优惠政策,发布本地各大景区节庆活动预告;市场监管部门在物价、消防、食品安全等方面织密监督网络,确保市场平稳有序;交通部门增设襄阳市区至香水河、春秋寨等景区公交专线,升级汽车客运站客票系统,旅客可以直接通过线上APP订票后到车站取票,高铁站加开武汉、重庆到南漳的列车,满足外地游客的出行需求;公安部门在各大景区、交通路口、人员密集场所增派警力,全天候开展交通疏导、违停劝导;各镇根据当地的旅游资源对景区进行提档升级,规范景区周边农家乐、民宿价格,集中培训在景区务工的村民,提升服务能力。
走进肖堰镇印象老家乡村旅游度假区,这里早已是“人间烟火”的热闹场景。游客纵情山水间,体验自助户外烧烤、露营休闲、石磨豆腐、有机水果采摘等多样化项目。
“今年,在蔬菜水果采摘、野炊烧烤、磨豆腐体验项目基础上,景区增加了露营基地和帐篷酒店,且‘五一’前一周已经被预订完。此外,我们对在景区务工的近60名村民进行了培训,从餐饮住宿到服务全流程提档升级。”印象老家乡村旅游度假区市场部负责人王仕薇说。
据了解,为提升游客接待能力和服务能力,南漳各大景区忙着为自己争取“加分项”:香水河景区对内部景观、园区餐厅进行提升改造,襄阳野生动物园引进狮虎兽、熊、河马等野生动物,山水栖隐景区新增6座公共厕所,修缮了景区吊桥,提升游客体验感……
“后备厢经济”持续升温
“2号桌干炒鸡,微辣,加土豆、魔芋,来喽!”夜幕还未降临,在南漳县西郊江华厂旧址,蔡念娥家的干炒鸡店游客众多。
蔡念娥说,为让客人吃得放心,店里采购的都是农家散养的仔鸡,好口味赢得好口碑,“五一”假期前三天,店里的收益已经达到近3万元。
“在网上看到南漳特色美食视频,专门到江华厂品尝干炒鸡,5个人总共才消费200多元,我还要打包几份带走!”游客闫向阳说。
据了解,为满足游客需求,南漳不少干炒鸡店推出真空包装干炒鸡,游客只需提前半天预订,就可将新鲜美味的干炒鸡带给亲朋好友品尝。
除干炒鸡店上演食客尝鲜、打包的热闹场景外,南漳各大景区也纷纷“上线”当地农特产品、非遗文化产品,人气火爆。
春秋寨景区将本地特产搬到“家门口”,沿路不少农户售卖自产的羊肚菌、香菇、干木耳等农产品;周湾村几天内茶叶销售额达20万元;在南小漳文旅旗舰店,以“南小漳”形象定制的U盘、水杯、棒球帽、文化衫被抢购一空……
“不仅要让游客玩得开心,也要让游客吃得放心、住得舒心、买得安心。”“五一”前后,南漳县瞄准畜禽肉类、时令果蔬、鲜活水产品、特殊食品等,加大食品安全审查力度,特别是加大“后备厢经济”服务保障力度,重点查处包装过度、虚假宣传等行为,确保市场稳定有序。
“这些本地农家腊肉、禽蛋、蜂蜜等土特产品明码标价,价格实惠,多买一些回去送给亲朋好友。”陕西游客黄春琴结束了在印象老家乡村旅游度假区两天的游玩后,就地购买了散装、礼盒装的土特产,装满了后备厢。“回去后,我要向身边的朋友推介南漳,让他们也来品尝这里的美食,体验这里的风土人情。”黄春琴说。
策划:刘俊 陈月林 高波
图片:南漳县文化和旅游局
南漳县融媒体中心
《襄阳日报》(2023年5月8日6版)
(编辑:张紫悦 审核:李云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