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首个特教高中班学生顺利毕业

2023-07-11 16:34:44 来源:襄阳晚报

孩子们制作手抄报,感恩老师

姜庆玲为孩子们过集体生日

□全媒体记者张丽 文/摄

三年前,襄阳市特殊教育学校首次招收高一年级学生,开办了襄阳市的首个特教高中班。当时,10名听障学生成为了首届特教高中班的学生。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6月,这些学生全部顺利毕业,其中,2名学生考入了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1名学生考入长沙职业技术学院,2名学生在湖北省程航玻璃有限公司就业。在校期间,10名学生均考取了烹饪技师证。对此,首届特教高中班班主任姜庆玲感到十分欣慰。

3人被高校录取

在首届特教高中班中,学生卢苗苗、王兆莹考入了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崔永康考入了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与大部分普通高中生不同,他们走的是高校单独招生的路子。今年4月,这些学生参加了所报高校的单独招生考试,其中,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考试科目包括语文和美术。语文考试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阅读题和写作题,美术考试的科目是素描和色彩。

在单独招生考试中,语文考试的作文题目是《我的理想》。王兆莹在作文中写道,“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画家,我热爱画画……画画使我轻松、快乐,所以我想当画家”。

王兆莹用手语表示,小时候,她看到哥哥在暑假期间坚持每天画画,很好奇,于是,她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躲在一旁偷偷学画画。今年,她被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录取。

跟王兆莹一样,卢苗苗也被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录取。卢苗苗用手语表示:“我希望在大学毕业后,能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我最大的期望是家庭幸福。”

崔永康报考的是长沙职业技术学院。考试除了有笔试(语文、数学和美术),还有面试。参加面试时,考官让崔永康说说自己“成功的一件事”。崔永康回答,他最得意的一件事是拿到了烹饪技师证,这为自己的就业增加了砝码。他认为,人只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论做什么事,都会成功。崔永康通过手机短信告诉记者:“我也有梦想,许多成功人士的奋斗故事一直激励着我努力奋斗。”崔永康希望自己将来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有一个喜欢的女孩,并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

全部考取了烹饪技师证

这些特教高中班的学生在高中学习期间,学校不但为他们开设了文化课,还开设了烹饪课等劳动课,以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

“上烹饪课时,我们会穿上厨师服,老师会耐心地教我们洗菜、切菜、炒菜等。”学生代朝闻用手语表示,每次上完烹饪课,吃着自己和同学们炒的菜,会感觉格外香。

高二时,10名学生就收到了襄阳技师学院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证书上显示,他们考取的职业名称为“中式烹调师”,职业技能等级为“四级/中级工”。这意味着他们具备了当厨师的资格。

其实,从初中一年级开始,襄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就为他们开设了烹饪课程,每周三节课。经过系统学习,他们学会了宜城大虾、宜城盘鳝、干炒鸡、黄焖丸子等100多道菜的烹制方法。

襄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冯国敏介绍,因为听障生的就业面较窄,所以,学校同时开设了文化课和劳动课,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参加高考上大学,也可以多学习一些技能,拓宽就业途径,从而更好实现就业。更重要的是,学习这些课程,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培养生活情趣,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

12年见证师生情

“您在学校的这12年时间,见证了我们的艰辛与努力。因为有您的鼓励,我成长了许多,现在,我虽然已经毕业了,但恩师难忘,唯愿您生活安康。”崔永康在给姜庆玲发的信息中这样写道。

在这些学生中,多数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在姜庆玲所带的班里,他们朝夕相处了整整12年。

“刚来学校时,学生们只能用肢体语言来告诉老师,他们想吃饭,想睡觉。慢慢地,学生们开始学手语。比如,失意这两个字,从字面上看,失,失去;意,意思。如果将‘失意’理解为‘失去意思’,显然不对。我就举例子告诉他们,失意是指某件事情不如意、个人不得志;双方发生冲突,关系不够和睦。然后,让他们区分伤感、惆怅、失意等相近的词语。”姜庆玲说。

在这个班里,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等科目的老师都曾担任过学生们的小学、初中老师。哪个学生比较调皮、哪个学生从小学到现在变化最大、哪个学生喜欢看报纸等,老师们如数家珍。

在高三期间,姜庆玲每天早上6点会喊孩子们起床,陪他们跑步,然后,孩子们开始一天的学习。

卢苗苗在微信聊天时表示,“高中期间有很多美好的回忆。我们为了同一个目标,一起奋斗,一起努力。感谢老师,我们想对老师说,在12年的校园生活中,我们离不开您的关心与照顾,谢谢您给予我们的爱。”

《襄阳晚报》(2023年7月11日9版)

(编辑:杨淑雅 审核:黄金丽)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