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彭艺唯 通讯员 向长海 实习生 程宇虹
粉墨浓妆,水袖翻飞;锣鼓声声,戏韵悠长。
7月22日,唐城景区名家云集,名曲荟萃,2023抖音戏曲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在这里举行,伴着咿呀戏腔,生旦净末丑登台献艺。通过线下打卡,线上“DOU来唱好戏”抖音直播平台、“襄阳文化旅游”抖音官方平台,全球超1600万人次尽情享受这场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交相辉映的文旅盛宴。
名家名段 好戏不断
落日西沉,背靠岘山、面朝汉江的唐城景区迎来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检票口,持夜场票进场的游客排起了长队。核验票据、领取“百戏倾城”文创扇,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期待。戏服大赏、名家名段、国风烟花……抖音与古城襄阳的这次携手,注定精彩纷呈、万众瞩目。
人群中,来自江西南昌的“辞镜”格外打眼,云髻高绾、衣袂飘飘,好似画中人。绕过气势恢宏的凯旋楼,她和闺蜜拖着行李箱直奔西市。在检票口领取的抖音戏曲文化艺术节游园平面图显示:黄梅戏《到底人间欢乐多》《夫妻双双把家还》、豫剧《白蛇传》、京剧《我正在城楼观山景》几出好戏在西市伴月廊上演。热爱传统文化的她,此行除了打卡拍照外,还想近距离感受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顺手摘下这花一朵,我与娘子戴发间……”伴月廊下一个轻盈的身影闪出,熟悉的戏腔响起。“辞镜”停下脚步,循声望去,水袖翻飞间,花旦露出了半张脸……“我虽然不懂戏曲,但从唱念做打、艺术家的扮相中能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辞镜”说。
潜江游客王海波一行十人来襄阳旅游,每个人都是一身汉服造型。“穿着汉服,听戏、赏景更有代入感。”王海波说,尽管是头一次穿汉服,但他一点儿也不拘谨。唐城景区好戏不断,扮成侍卫、书生来听戏的男性游客真不少。
当天,唐城景区共接待游客1.5万人次(景区主动限流),汉服租赁店里等着化妆、租汉服的游客排起了长队。景区内提供汉服租赁服务的贞观霓裳,7月22日当天租赁汉服466套,营业额较以往的周六增长了39.84%。
边听边学 感悟经典
游园听戏赏华服,游客在行走间接受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滋养。
凤冠和鞑帽有哪些不同?同样是男大靠,不同的颜色有什么区别?在百戏廊,近距离欣赏戏服头饰,了解学习戏曲知识的游客络绎不绝。
跟华美的戏服合个影,通过手机社交软件向亲朋好友现场直播,宜昌游客赵女士忙得不亦乐乎。“偶尔在电视上看戏,觉得台上的戏曲演员扮相、服饰都很讲究。不同戏服究竟有什么区别,还真不知道。看了百戏廊展出的戏服和文字介绍才知道,白色男大靠是给清秀儒雅的武将穿的,蓝色男大靠是给普通武将穿的,生行、净行也能穿蓝色男大靠。”宜昌游客周先生说。
除了实物展出,活动主办方还在百戏廊展出精美图文,向广大游客无声讲述戏曲艺术的前世今生。“跟流行音乐不同,戏曲有一定的门槛。在百戏廊看了戏服展、图文展,对戏曲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再看戏听戏好像能找到一些感觉了。”贵州游客潘文帝说,“在唐城景区听戏、学习传统文化,让襄阳之行变得更加充实。”
全球直播 线上狂欢
共享这场文旅盛宴的,还有广大的网友。2023抖音戏曲文化艺术节在“DOU来唱好戏”抖音直播间、“襄阳文化旅游”抖音官方平台同步直播,广大网友通过屏幕感受“襄阳好风日”与戏曲文化碰撞出的耀眼火花。
参与网络直播的剧种丰富多彩,涵盖京剧、汉剧、淮剧、黄梅戏、越剧、花鼓戏、川剧等。《苏三起解》《定军山》《贵妃醉酒》等名家名段,经典永流传;长绸、变脸、耍牙、喷火等绝活不断上演,高潮迭起;京剧说唱《成双》,戏歌《走卒》《金风玉露》更是带领广大网友领略了用戏腔演绎流行的新“国潮”。
襄阳籍优秀青年戏曲演员刘冰也应邀参加直播。作为豫剧大师马金凤的弟子、京剧梅派艺术第三代传人,他不仅奉上了自己的拿手好戏《穆桂英挂帅》,还清唱了一段新编戏曲《夫人城》,获得无数好评。
直播间里众多网友忙着将美好的祝福送给喜爱的剧种及戏曲艺术家。网友“英”说:“弘扬正能量,唱响好声音。越剧新风尚,越风不一般。”网友“蔚蓝天空”说:“《贵妃醉酒》太好听了!”
当时钟指向晚上10点,唐城景区的烟花点亮夜空,似瀑布飞溅,如群星闪耀。在阵阵掌声与欢呼声中,2023抖音戏曲文化艺术节开幕式落下帷幕,而文旅融合、传承创新的好戏仍在继续……
《襄阳日报》(2023年7月24日8版)
(编辑:张紫悦 审核:罗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