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袁再彦 全媒体记者 孙修廷
襄阳市第七中学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襄阳师专附属中学,已连续12年荣获“湖北省文明校园”称号。
从基于学科教学的研究式学习到鼓励学生发展特长的多元课程活动,再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四环一主”健康课堂教学模式,襄阳市第七中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为每一名学生营造快乐成长的空间”的办学思路,以“快乐成长教育”为核心,以课程文化建设为突破口,逐步实现素质教育与教学质量的双赢。
学校高度重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利用主题宣传教育等,促进全校师生统一认识,凝聚创建共识,结合实际建立科学的创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形成全校动员、全员动手、各方支持、合力共创的良好局面,提升了公众对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的满意度。
明德任责,正心修身。建立全员育人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育人责任。有针对性地培育、宣传师德先进典型,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
立德树人,塑心铸魂。学校充分利用升旗仪式、少先队活动、主题班会等,开展文明餐桌、文明交通等主题教育活动,深化文明校园创建。以“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为抓手,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计划。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构建完善而富有活力的“快乐成长”课程体系,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的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加强知识储备与技能培养,各类课程活动以其特有的魅力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提升。
学校以“乐学文化”为主线,运用不同形式营造精神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形成学校管理文化、师生专业成长文化、课程文化和学生社团文化体系。此外,学生社团活动中心楼整体改造升级、“德勤敏精”校训和乐学文化微解读、班级文化建设、教师品茗居建成并投入使用等,有力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为建设书香型校园夯实了基础。
如今,站在新的起点上,襄阳市第七中学将继续求真务实,开拓奋进,努力打造风清气正、和谐儒雅的精神家园,培养身心健康、具备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教师的职业理想和精神追求营造最优环境,为打造汉江流域优质教育引领区贡献力量。
《襄阳日报》(2023年7月26日4版)
(编辑:刘洋 审核:罗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