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时评 | 以网络强国之“笔” 绘民族复兴之“卷”

2023-07-31 16:13:05 来源:汉江网

汉江网评论员 夏小伟

近日,湖北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王祺扬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研究我市贯彻落实网络安全的措施,织牢网络监管之网,守牢网络安全之门,不断开创网信工作的新局面。

从烽火狼烟到飞鸽传书、从千里传书到万里传音,从固话通讯到移动终端、从“见字如面”到“万物互联”,互联网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虚拟世界,让现实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推动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据有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已累计建成5G基站超过284.4万个,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超过20.5亿;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已经超过1.2万亿元,覆盖国民经济45个行业大类,网民规模超过10亿。我国移动物联网发展已经实现了“物超人”,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应用广泛、创新活跃、生机勃勃的网络社会。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互联网也不例外,它的出现像一把“双刃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同时,也成为违法违规乱象滋生的“温床”:网络诈骗、“按键伤人”、虚假信息、哗众取宠、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层出不穷,对于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价值观的稳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互联网监管和安全问题功在当下、利在长远。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一件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他亲自担任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出席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自2014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以来,连续9年,他或亲临现场发表主旨演讲,或视频致辞,或向大会发来贺信……习近平总书记从信息化发展大势和国际国内大局出发,就网信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推动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也不是回避社会、肆意妄为的安乐窝。从宏观使命着眼,我国要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转变迈进,互联网安全和监管始终是躲不过、绕不开、避不得的话题。从具体工作着手,近年来全国各级司法机关持续加强对网暴的惩治,取得良好效果;各级法院审理涉网络“水军”、网络“黑公关”典型案例,对散布虚假信息、危害网络生态的犯罪行为进行了严惩,起到了很好的威慑和震慑作用。但是,我国互联网监管点多、线长、面广的现实局面,仅靠政府部门的“单打独斗”显然是杯水车薪、鞭长莫及,构建人人享用、人人参与、人人监管的共建、共享、共治格局,才是实现互联网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建设“网络强国”,不仅要做互联网经济的“强国”,也要争做互联网引导和监管的“强者”。坚持做到用得到、用得好,树牢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自觉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网络安全。坚持做到建得成、建得好,持续推进产业发展数字化转型,持续搭建互联网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使“掌上办”“指尖办”“一网通办”“一事联办”成为标配,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坚持做到管得住、管得好,依法办网、依法上网、依法管网,积极营造守信互信、共践共行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实现互联网由“管”到“治”的根本性转变。

踏遍青山人未老,强国建设正当时。当今时代,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要准确把握互联网的发展时势,也要紧跟共建、共享、共治的安全趋势。路漫漫其修远兮,奋进崛起的中国,此刻正从网络大国阔步迈向网络强国,一幅激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画卷正徐徐向全世界展开。

(编辑:张紫悦 审核:王雨婷)

编辑:张紫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