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并济的白衣战士

——记襄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护士伦贝贝

2023-09-05 09:05:18 来源:襄阳日报
伦贝贝耐心为患者答疑。

她,头戴护士帽,身着白大褂,说话声音轻柔,脸上带着浅浅的微笑,温柔可亲;

她,患者床边细心呵护,检查台上一丝不苟,当好“医生的第三只手”,以专业素养与医生打好配合,行走在刀锋之上;

她,长期扎根一线,勤勤恳恳,无论是白班还是夜班,总是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赢得同事的认可与患者的称赞。

她,就是襄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护士伦贝贝。

永远为患者多想一步

“我2015年参加工作,在急诊科锻炼了5年,2020年调到消化内科……”回忆过往,伦贝贝感触颇多。

“今天早上我打过电话,已经给他领了3个套管,加上咱们自备的1个,周末轮换着使用刚刚好。”7月22日下午4时,伦贝贝来到患者冯大叔床前,细心地与家属沟通护理事项。

65岁的冯大叔因脑溢血住进ICU后,反复三次发生消化道出血,存在感染风险。此外,患者还因偏瘫生活无法自理,需要护士格外关注。

从外院转来两天的冯大叔气管已经切开,并配套1个气管套管,便于人工辅助吸痰。考虑到周末更换套管消毒的情况,伦贝贝提前与相关科室沟通,为冯大叔准备好适配型号的套管,降低患者感染风险。“像这样一级护理级别的病人,我们永远要多想一步,提前为他们考虑。”伦贝贝说。

“患者咳嗽的时候,为其进行吸痰操作,效果是最好的。”“每次吸痰前可以叩一下患者背部,从下往上,从外向内。”伦贝贝一边操作,一边教家属专业的护理技巧,动作温柔利落,语言表达清晰。

与家属细心交代后,伦贝贝走向病人杨奶奶。伦贝贝说:“杨奶奶是静脉血栓栓塞症高位风险患者,由于疾病原因导致下肢易长血栓。为了避免后期出现这种风险,我们每天都带着她一起做健康操。”

“我每天早上都做操,做完了再起床。”精气神颇好的杨奶奶说道。“要坚持一天做8组,每组30秒,一直旋转到小腿觉得酸才行。”伦贝贝扶着杨奶奶绷起的脚,引导她做着标准动作。“腿部回钩再绷紧,内外各旋转10秒,饮食清淡多喝水……”伦贝贝的一声声叮嘱温暖着杨奶奶的心。

伦贝贝介绍,许多消化内科患者存在各种并发症,需要格外注意。护士们不能只顾眼前、不管以后,不能只考虑眼前的护理任务,更要提前为患者多想一步,将风险扼杀在摇篮里。

当好“医生的第三只手”

2021年6月,伦贝贝被调到消化内镜中心工作。此后一段时间里,她不仅加深了对消化内科工作的认识,更努力提升技能,让自己成为“医生的第三只手”。

“做内镜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只有与医生配合默契,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创伤最小化。”说起这一年的经历,伦贝贝十分感慨。

医生将内镜伸入患者肠胃中,一手持镜,一手操控方向旋钮。护士就是“医生的第三只手”,控制电刀的开与收,听从医生指令,实时调整手中的工具。“不仅有电刀,还有圈套器、止血夹、取异物的网兜等工具,这些都由护士来操作。”伦贝贝说。

听起来容易,可实际操作一点也不简单。“为了减少病人麻醉次数,让病人少遭罪少花钱,我们经常会在首次做内镜的同时,将病人息肉切除。”伦贝贝介绍,护士用注射针将生理盐水注入息肉下方黏膜内,形成“水垫”,便于安全操作。医生调整圈套器的位置与方向,“锁定”息肉。护士缩紧圈套器的收口,“套牢”息肉后通电切除。随后,二人继续配合使用止血夹对伤口进行处理,短时间内完成内镜检查、息肉切除、伤口止血等系列操作。

“来做内镜的患者很多,虽然每天很忙碌,但我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伦贝贝说,她除了要应对检查台上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外,还需要做好检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抚,以及检查后的告知护理事项。

伦贝贝介绍,自己就像一个飞速旋转的陀螺,但对工作的要求从来没有放松,对每一位患者都高度负责。

用细心和爱心守护患者

“喂,消化内科吗?20分钟后有位消化道大出血病人送往病房,患者呕血状况十分严重,请做好接收准备。”2020年8月的一个夜晚,值夜班的伦贝贝接到120急救电话通知后,立刻开始准备心电监护、吸痰器等所需物品,患者一到便立刻进行处理。

开放两条静脉通道、抽血化验、备血输血……紧张救治有条不紊。1个小时后,患者心率和氧合开始下降,伦贝贝配合ICU医生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操作,使其保持呼吸道通畅。次日凌晨4点,病人情况趋于稳定,被转至ICU病房监护。

“喂,是消化内科吧?15分钟后……”刚经历两个小时紧张工作的伦贝贝再次接到急诊电话,又马不停蹄地准备着下一场战斗。

“一晚上来了3个消化道大出血病人,最严重的呕血量达到800多毫升,当时夜班只有我一个人。”伦贝贝对那晚印象深刻,“从凌晨2点一直到早上6点,刚忙完急救,科室里48个病人又等着早上第一波输液。”

这么多住院病人,再加上突发的急救患者,怎么分清每位患者的情况呢?

“最早的时候是手写,现在都是电子档案了。”伦贝贝向笔者展示电脑桌面上的护理计划、护理诊断与措施、相关因素和预期目标,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序,一条条措施清晰地罗列在患者的护理档案里。

每天下午6点,伦贝贝带着年轻的护士们一起写患者护理计划,手把手地将自己的护理经验与技巧传授给她们,“护理工作要做精做细,钻研进去会发现,小小的护士也没那么容易!”

为患者提前准备气管套管,和设备科室沟通器械问题,教病人跳健康操预防血栓,回复年轻护士遇到的护理难题……短短1个多小时里,伦贝贝要处理各种事务。

伦贝贝介绍,护理工作没那么复杂,将整个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所有细微小事处理好,其实就完成了80%,剩下的20%就是把患者当作家人,照料病人身体的同时,给予精神上的关心,让病人早日恢复身心健康。

(钟心宣)

《襄阳日报》(2023年9月5日4版)

(编辑:崔怀宇 审核:黄金丽)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