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是一名“95后”,每天在病房里为瘫痪在床、失智失能的“老小孩”们做好护理服务,从不叫苦嫌累,始终把笑容挂在脸上。
三年前,她第一次接触老年医学这个专业后,便深深爱上了这个职业。工作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她总是虚心求教,与同事探讨,快速提高技能。
每天,面对身患病痛的患者,她用对待家人的细心和耐心来照顾;面对病人命悬一线的紧急时刻,她拿出百米冲刺的速度,与死神展开“抢人战”;面对繁琐的日常护理,她的严谨与专业让患者家属放心、安心……
她,就是襄阳市中心医院老年医学科护士刘梦囡。
勤奋好学的“新手小白”
2018年6月,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的刘梦囡,成为襄阳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的一名护士。一直爱好学习的她,结合大学所学理论,很快掌握了日常护理技能。
2021年1月,市中心医院老年医学科成立,与该院风湿免疫科共用病区。由于病人病情不同,两个专科护理的操作和要求差别很大。为了掌握新技能,刘梦囡从头学起。很快,她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多位患者和家属的称赞。
“全国老年医学人才培训项目最近在宜昌组织学习,你愿意参加吗?”2021年8月的一天晚上10时许,刘梦囡接到老年医学科主任杨颖的电话。“杨主任,学习是好事,我愿意。”刘梦囡回答得非常干脆。
理论学习、疗养院实践、病房参观、科室实操……通过一个月的学习,刘梦囡掌握了较为系统的老年医学专业知识。
回到医院后,刘梦囡马上购买了书籍及操作课程。白天工作很忙,她就利用晚上学习。
为了更深入地学习专科护理知识,2022年3月,刘梦囡前往北京协和医院老年示范病房学习,每天跟着老师倒班、管病床。“通过学习,我真正理解了安宁疗护以减轻病人痛苦为主、治疗为辅的理念。”刘梦囡说。
刘梦囡的进步,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短短一年时间,无论是老年病人护理的专业操作、急救要领,还是各种跨专业的设备操作和技术标准,她都能娴熟掌握,俨然从一个“新手小白”成长为一名“行家里手”。
爱岗敬业的“行家里手”
2022年8月20日,市中心医院老年医学科安宁病房正式投入使用,需要提前做好结构布局、设备调试、物资准备和各种物品搬运,刘梦囡和同事们利用下班时间圆满完成任务。“虽然她比我们小,做事却非常踏实,有两天忙到凌晨两点,第二天早上又准时出现在病房,我们真的很佩服。”同是护士的王丹蕾对刘梦囡赞赏有加。
科室护理人员是从内分泌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等科室抽调而来,大家的护理理念、操作重点、管理标准有所不同,刘梦囡和王丹蕾主动承担制定科室岗位职责、管理规范、教学培养计划的任务,科室护理工作很快走上正轨。
“病人的治疗和护理等不得,必须加倍努力学习。”刘梦囡暗暗定下目标。很快,她熟练掌握了胰岛素泵的使用、无创和有创呼吸机的机械通气操作、压疮伤口的治疗和护理……
老年医学科大部分患者患有老年呼吸衰竭、心衰、休克、脓毒血症、消化道出血、昏迷等多种危急重症,病情变化快、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刘梦囡和同事们凭借过硬的救治能力,将一个个病人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医生快来,我妈妈突然不行了!”今年4月13日下午2时,一阵急促的呼喊声打破了老年医学科的宁静。正在值班的刘梦囡立即通知医生,然后推着急救车和除颤仪奔跑到病人床旁。
70多岁的张奶奶因慢阻肺入院,无创呼吸机使用3天后病情稍微稳定,当天早上刚撤掉。张奶奶意识丧失、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刘梦囡在医生赵子龙、徐兴平下达医嘱后,立即注射升压药物,监测生命体征,并通知麻醉科医生插管……
半个小时后,随着呼吸机的正常运转,张奶奶各项指标逐渐恢复。大家正围在床边观察,突然张奶奶心率高达200多次。“病人室颤了,立即按压,准备除颤。”三个人轮换按压,及时除颤。三分钟后,张奶奶的心率慢慢恢复正常。
刘梦囡和同事们擦擦额头的汗,开始忙别的工作。
“老小孩”们的“知心天使”
“梦囡,实在不好意思,这么晚打扰你。我父亲需要插导尿管,却不配合值班医生和护士,还是想请你来一趟,好吗?”今年4月23日晚上10时许,正准备睡觉的刘梦囡接到31床尚大爷女儿的救助电话,“没事,我过来看看,你先安抚下老人。”
原来,80多岁的尚大爷卧床多年,患有肺部感染、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在老年医学科住院十多次,与刘梦囡等护士建立了浓厚的感情。
4月17日,尚大爷因排尿不畅再次入院。经过近一周的治疗,尚大爷的各项指标明显好转。当天上午,治疗小组分析病情后,决定帮助尚大爷锻炼恢复自行排尿。晚上8时许,当班医生和护士根据病情,给尚大爷重新插尿管几次都没有成功,不能讲话的尚大爷有些急躁和不配合。
尚大爷看到刘梦囡后,渐渐平静下来。“大爷,我帮你弄,你要配合我,不舒服时就看看我。”刘梦囡先将导尿管充分润滑,轻轻地插入。当进入5厘米时,她发现尚大爷的神情有些异常,便把之前准备好的局麻药沿导尿管滴了3滴。十几秒后,导尿管成功植入。
老年护理是一项“慢工出细活”的工作。不少老年人刚住院时,身上经常伴有压疮。刘梦囡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动为老人翻身擦洗,更换体位、衣物,清理压疮。离开病房时,她总会把最温柔的言语、最温暖的微笑留给病人。
嘴巴甜一点、微笑多一点、动作慢一点、主动性强一点。作为老年医学科年轻的“老兵”,刘梦囡照顾这些瘫痪在床、失智失能的“老小孩”们,从不叫苦嫌累,经常利用闲暇时间总结更好的护理经验。
“每次面对老人入院时期待的眼神,看到他们笑着回家的身影,我深深体会到老年医学护理的意义。这份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我无怨无悔。我想给这些‘老小孩’们暖暖的依靠。”这不仅是刘梦囡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更是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白衣天使的初心。
(钟心宣)
《襄阳日报》(2023年9月5日4版)
(编辑:崔怀宇 审核:黄金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