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为媒

共同缔造乡村幸福生活

2023-09-15 13:31:47 来源:襄阳晚报

小荷湾湾田园艺术坊的后院

村口的荷花湖和听荷桥

王玥正在泡茶

□全媒体记者朱月皎 实习生张泽一 文/摄

“以‘新村民’的身份延续与一座村庄的缘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日前,小荷湾湾田园艺术坊主理人王玥对记者说。

去年9月,家在市区的王玥来到了襄州区峪山镇蒋岗村何湾组,帮这个荷香满溢的村庄“变身”。一年后,蒋岗村何湾组有了一家新中式茶馆——小荷茶馆,还有了一家小荷驿站。

乡野茶馆,小荷湾湾初相见

“来吧,老乡”,小荷茶馆门口导引牌上的标语,让人倍感亲切。

“馆”如其名,小荷茶馆里的一切,都与荷花有关。走进小荷茶馆前的小院,记者看到一个个圆形的汀步,橘黄色的遮阳伞下,被栽在盆里的荷花与周围的荷花墙绘“窃窃私语”,一阵秋风吹过,耳旁传来清脆的风铃声。

走进小荷茶馆,推开木质的折叠窗,阳光肆意洒进来,店员李玲正为坐在落地玻璃窗前的客人制作果茶,制作果茶所使用的水果,都是附近的村民种植的。

王玥正在小荷茶馆的茶台上沏茶,空气里满是茶香。小荷茶馆隔壁是小荷驿站,它们组成了小荷湾湾田园艺术坊。

王玥介绍,小荷湾湾田园艺术坊,不仅是乡村游消费新场景,还是峪山镇蒋岗村何湾组在“共同缔造”试点建设中取得的初步成果。

跟着王玥,记者走进了位于小荷湾湾田园艺术坊内的“共同缔造”展厅。

一张张创意十足的展板展示了蒋岗村何湾组“共同缔造”的故事。看着展板,王玥回忆起“何湾”一年前的模样。

“当时,村里的一些羊肠小道还是泥巴路,部分荒废的土地更是杂草丛生。”王玥说。

在峪山镇委、镇政府的全力支持下,王玥开始为村里的亮化、美化以及道路建设工作出谋划策。

“下一站,快乐”“我在小荷等你”……宽阔平坦的通村路、彩色的路标,各家各户门前整齐的菜畦、屋舍白墙上的彩绘……如今,蒋岗村何湾组有颜值更有气质。

热情满怀,携手打造优美环境

小荷茶馆的C位,王玥留给了峪山镇的“宝藏”农产品。

蒋岗村的艾草和南美对虾、陈集村的七十二泉香米、方集村的红薯……十多种当地生产的特色农产品被包装成新中式伴手礼放在展示架上。

开业至今,已有数百位游客打卡小荷茶馆,临走前,游客们总会带上几件伴手礼。

峪山镇党委组织委员张晓东表示,市场主体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小荷湾湾田园艺术坊像是一个“窗口”、一个样板。一方面,这个“窗口”可以把峪山、何湾的美传递出去,吸引更多有资源、有经验、有资金的创业者相聚于此,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另一方面,峪山镇的样板项目,激发了当地的内生动力,村民们参与共同缔造的热情更高了。

然而,面对“新村民”的加入和陌生业态的到来,村民们一开始都持观望态度,项目的推进并不容易。但看到小荷湾湾田园艺术坊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之后,越来越多的村民成为了王玥的合作伙伴。

小荷茶馆的首位店员李玲说:“茶馆距我家不到50米,我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又学到了烘焙和做果茶的技术,茶馆里各式各样的活动,更让我打开了眼界,积累了资源。”

王玥积极帮助村民美化自己的家园。

如今,以村民名字命名的菜园、石榴采摘园、花园等陆续在何湾组的土地上扎根。“一户一设计”的规划原则,让蒋岗村何湾组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有特色。

诗与远方,用新设计续写缘分

“去有风的地方,遇见你”,谁说只能在大理?

在小荷湾湾田园艺术坊的后院里,人们也可以坐在遮阳伞下,捧着一杯刚刚做好的火龙果果茶发呆、打盹儿、听风吹过树叶的声音。

第一次在村里看到金色的麦浪,王玥忍不住跳到麦子地里。她和好友还经常在麦田旁边的一棵柿子树下聊天。

王玥说,从市区驱车30多分钟,在乡村一隅,度过一段悠闲的时光,这是当下年轻人向往的生活。

为了给村里引流,王玥还会不定期在小荷湾湾田园艺术坊举办沙龙。

一群热爱阅读、热爱朗诵的“朗读者”,带领乡村儿童一起朗读,何湾组上空多了许多动听的声音。王玥说:“日前,我们开展的亲手制作一份手工月饼活动,受到了众多游客的喜爱,接下来,我们还将举行钓虾活动等。”

目前,小荷湾湾田园艺术坊一期建设已经结束,“新村民”王玥又开始设计新的消费场景,续写与这座村庄的缘分。

“在二期建设中,我们计划新增更多漂亮的拍照打卡点,三期的荷花池、民宿区、麦田栈道和荷花亲水平台也已规划完毕。下一步,我们还将配合峪山镇委、镇政府,整合峪山镇的旅游资源,开启‘乡村游’定制模式,带领游客沉浸式漫游。”王玥说。

《襄阳晚报》(2023年9月15日11版)

(编辑:杨淑雅 审核:罗安)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