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张志克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千古智圣,完美诠释“学而优则仕”的入世理念,帝王宾师形象穿越今古,成为传统社会最忠贞的楷模。提到襄阳,条件反射就是诸葛亮躬耕地,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如跳跃的音符,映入脑海。

以历史视角观之,襄阳在中国城市版图中,历来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分量,位于“雄鸡鸡心”部位。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在坞堡林立的东汉末年,孔明晴耕雨读,与寄情山水隐士截然不同,衷情生产,开庭院经济美学之风。与钻营政客不同,自觉远离核心潜心治学,观其大略,晓以大义。与热心裙带关系者不同,婚姻观正,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与隆中毗邻的黄家湾,至今流传着孔明娶亲佳话。欧龙对襄阳自然是有情的,求学、婚姻都在此处。襄阳对孔明定然是有义的,今天的“华夏第一城池”,以诸葛亮文化名片为钥匙,掘襄十随神协同发展旅游之瑰宝。

孔明有情,襄阳有义,诸葛亮与襄阳是人与城的双向奔赴。无限风光在襄阳,谁也不能否认,欧龙是襄阳文旅IP最靓的代言人。襄阳无处不三国,熔刘表单骑入荆襄、刘备的卢跃檀溪、隆中对策源地、水镜先生洞若观火、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关云长水淹七军等三国文化典故于一炉。真是诸葛智慧世无双,古隆中享誉中外,相传,1800多年前,隐居古隆中的诸葛亮,每到腊月,会腌制大头菜食用,大头菜的制作,技艺也流传至今……恰如“千里无鸡鸣”所叹,人口迅速下降的乱世,活着似乎已经成为每个人最朴素的追求,发明馒头昭示着诸葛亮的仁心。

今天,以诸葛亮为名举办文化节,共赏好风日,共同感受襄阳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力量,齐心协力让诸葛亮和襄阳城相携,一起演绎英风千古、功业千秋的传奇故事。三国不仅是一段历史,其中也充满了人生智慧。尊重历史,放眼未来,以隆中景区为主体,锻造优秀传统文化智慧岛,打造创新教育基地。设立诸葛发明馆,木牛流马馆,突出木牛流马是我国机械自动化原理的早期尝试; 孔明灯,我国古人对热气球原理的最初运用;诸葛连弩,运用的是机关枪原理;八阵图,用的是军事沙盘推演集团军协同作战原理;借东风,用的是气压气流原理;草船借箭用的是气象原理和平衡原理;都江堰用的是蓄清刷黄原理;联合、团结少数民族,用的是偏远地区民族自治原理。

站在改革开放45年的历史坐标上,我们不难发现,城市营销属于软实力竞争,很大程度上拼的就是城市文化底蕴。迁移的城市地标附上人文内涵,才能更加深入人心。隆中因诸葛亮而著名,襄阳因三国文化而出彩。《三国演义》32回在此上演,天下三分的大幕在此开启,魏蜀吴斗智斗勇精彩演绎在此见分晓。漫步诸葛亮广场,伟岸雕像凝结着襄阳的智慧与力量,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的战略思维令人折服。隆重举办第十一届襄阳诸葛亮文化旅游节,立体呈现襄阳文化发展新气象,以一个城的名义致敬“襄阳无处不三国”“诸葛亮故里”等高水平策划,让襄阳美誉度持续稳步攀升,我们在行动。


摄影:王丽
(编辑:杨淑雅 审核:王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