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荆州街小学 刘湘丽 周敏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新“课标”确立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激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放手让学生走出文本、走进生活,主动地学习、探究、体验,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虽然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调动思维、感觉、行动的积极参与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但问题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才有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我决定把四年级科学《我国的珍稀动物》的教学,交给学生来完成,尝试一下“放手”的效果。
为了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在我的建议下,学生自由组合,成立了研究小组。我让学生先讨论这节课由几个环节组成,每个环节大家如何分工。很快,通过讨论,大家从了解到的珍稀动物中选择一种珍稀动物进行重点研究,收集动物身体特征、生活地点、生活习性等。了解人类行为对动物生存的影响,怎样保护珍稀动物。理清思路后,各小组立刻行动起来,学生根据组长分配的任务,或去书店查找文字和图片,或去音像市场搜寻录音和影碟等。
终于一切就绪,开始上课。一位学生走上讲台,只见他一会儿出示图片,一会儿播放影碟、课件,生动地讲述着,时不时还像老师上课那样提问,让学生举手回答,俨然是一位老师。接着,几位小老师同时走上讲台,他们要介绍白鳍豚的生活习性。不知是从哪里找来的关于白鳍豚的录像,再加上配音解说,他们竟然把白鳍豚的形态特征、食性、种群数量等介绍得一清二楚。看得出来,学生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既有各自介绍的重点,又能相互补充说明。他们之间的合作十分默契。
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惊讶地发现这种角色转换后爆发的巨大活力。我没法估量学生的潜能究竟有多大,但明白只要我们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人,抓住教育契机,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情境,学生完全有能力学得会、学得好。
《襄阳日报》(2023年11月9日5版)
(编辑:崔怀宇 审核:刘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