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全民国防教育月期间,驻枣某部与驻地学校在枣阳市革命纪念馆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学生涵养家国情怀,增强国防意识。 通讯员 周泽楠 全媒体记者 孙修廷 摄

今年全民国防教育月期间,枣阳市人武部邀请二等功臣姚兴民为2023年下半年预定新兵讲战斗历史,教育引导年轻一代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用实际行动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通讯员 周泽楠 全媒体记者 孙修廷 摄
全媒体记者 孙修廷 通讯员 万安丽
国无防不立,善教得民心。巩固的国防,离不开强大的国防力量来捍卫,离不开强烈的国防观念来建设,离不开扎实有效的国防教育来塑造。
近年来,我市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自觉以实际行动关心、支持、参与国防建设,为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专题辅导授课 增强国防意识
我市着眼提升全民国防素养目标,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在全社会汇聚起爱国强军的磅礴力量。
群雁高飞“头雁”领。我市紧紧抓住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努力提高其国防履职能力,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的“头雁效应”。
全市各地各单位结合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充分利用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加强习近平强军思想、总体国家安全观等学习。市委党校安排国防教育相关课程,组织领导干部开展专题培训,除邀请专家作专题辅导报告外,还开展“诵读红色家书 砥砺初心使命”访谈教学和“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红色音乐党课活动,组织学员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襄阳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现场教学,带领学员探索襄樊战役胜利之源,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9月30日是中国烈士纪念日,我市军地领导和社会各界代表一起来到襄阳革命烈士陵园,深切缅怀为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为襄阳解放事业捐躯的先烈们,各县(市、区)也组织开展相应活动,激励社会各界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汇聚全民力量 共筑国防长城
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
襄阳19所学校获得由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共同认定的“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称号。这些学校设置国防教育特色课程,厚植青少年热爱国防、奉献国防的家国情怀,培养“有报国志、有行动力、有创造力”的中华好少年,成为襄阳教育的一张闪亮名片。
近日,樊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退役军人走进“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市第二十中学教育集团,开展青少年国防教育活动。课间,退役军人教官颜志恒展示军体拳,学生们现场观摩学习。退役军人教官陈文、杨悦讲解枪支、手榴弹、钢盔等武器装备,让大家了解持枪姿势、射击要领等军事知识。
我市高度重视国防教育工作,市教育部门利用“开学第一课”、“同上一堂思政课”、新生军训、升旗仪式、班(队)会等,在广大青少年学生群体中扎实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和“四史”教育。全市各地各级学校纷纷邀请驻地部队官兵、退役军人等到学校开展军训活动和国防教育宣讲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电影、制作国防主题手抄报、开展红色故事演讲比赛等,激励学生铭记历史、奋发图强。
聚焦全面覆盖 传播国防知识
加强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既离不开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也离不开军队的积极协同和支持配合。
近日,市中医医院团委、保卫科组织青年医务人员走进武警襄阳支队执勤一中队,学习国防安全知识,接受国防教育,厚植爱国情怀。
全市各地各部门广泛开展“国防万映”观影活动,组织观看《边疆军魂》《毛泽东在才溪》《我的长征》等优秀红色影片;襄阳各级“老兵宣讲团”深入社区、学校、医院、乡村等基层一线,开展“情系国防 强国有我”国防教育宣讲志愿服务活动;市文联组织市书法家协会、市美术家协会文艺志愿者到武警襄阳支队,开展“强国复兴有我”书画进军营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市妇联、武警襄阳支队联合举办“右手敬礼、左手牵你”军地联谊活动……
今年全民国防教育月期间,我市通过组织开展“国防万映”观影活动、国防教育宣讲、军地联谊活动等,推动国防教育全覆盖。
创新方式载体 深化国防教育
为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国防教育氛围,我市创新方法手段,拓宽渠道、丰富载体,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在媒体上开设专栏,及时宣传报道我市国防建设、国防教育、双拥共建的举措成效、典型人物和典型案例。
国防教育基地是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载体。我市依托全市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楷模文化长廊等开展活动,广泛吸引党员干部群众参观学习,接受教育。我市各级党组织纷纷组织党员干部到各类基地开展现场学习。今年以来,全市各类基地共接待社会各界人士70万余人次。
我市还设计打造了国防教育公交专线,设置站台公益广告等,展示英模人物,宣传国防知识。
线下宣传,线上竞赛。10月30日至11月13日,市委宣传部、市国防动员办公室组织开展国防知识线上学习竞答活动,278356人次参与活动,充分发挥了以赛促学的作用,推动全国民防教育走深走实。
和平发展当居安思危,国防教育应常抓不懈。我市推动国防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全市各地各部门持续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并部署“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国防教育微视频展播活动以及国防知识线上学习竞答活动等。
如今,形式各样的国防教育活动在襄阳大地掀起经久不衰的国防教育热潮,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日益成为人们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襄阳日报》(2023年11月22日3版)
(编辑:杨淑雅 审核:黄金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