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万君波
10月31日晚,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先后发布公告,将引导部分“自媒体”账号完善真实身份认证信息,并于个人账号资料页展示。从各大平台发布的公告来看,所谓“前台实名”是指——粉丝数量在50万(包含50万)以上的自媒体账号将在账号主页面公开显示注册人的实名信息。
其实这场撤掉“马甲”的风暴是有迹可循的。早在今年4月,新华网曾三评“网络乱象”,一评:“自媒体”造谣乱象,要治!二评:“网络水军”作恶,要打!三评:网络戾气歪风,要刹!而今年7月10日,中央网信办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要求强化“自媒体”的资质认证展示。对从事金融、教育、医疗卫生、司法等领域信息内容生产的“自媒体”,网站平台应当进行严格核验,并在账号主页展示其服务资质、职业资格、专业背景等认证材料名称,加注所属领域标签。对未认证资质或资质认证已过期的“自媒体”,网站平台应当暂停提供相应领域信息发布服务。
互联网最大的魅力在于“匿名”,在网络这样开放自由的地方,所有人都可以戴着“面具”,沉浸在虚拟世界,满足人们的表达欲和互动欲,以实现某种仪式上的抗争。但近年来“自媒体”领域的种种乱象,也呼吁社会加强对该领域的管理。这种以流量为导向的基因特质,决定了部分“自媒体”很容易陷入贩卖焦虑、挑拨矛盾、制造恐慌、散播谣言等“吸睛漩涡”,丢掉底线或者毫无下限。
而如今“自媒体”大V前台实名制的“靴子”终于落地,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头部自媒体账号吃流量饭就要担流量责,前台实名的实施将推动大V承担起与话语能量相匹配的责任,时刻提醒自媒体从业者要对自己言行负责,督促其遵守网络舆论场的正常秩序,引导其创作优质内容。身正不怕影子斜,卸掉“马甲”的大V要有管好自己“一亩三分地”的责任意识,大大方方接受网民监督。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不是“胡说八道”“为非作歹”之地,一言一行都需谨慎。以“粉丝”量为基准,要求“网红”“大V”们在享受言论自由、获得高流量的同时,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同时,维护良好的网络传播秩序,建设健康、有序的网络生态,也能让创作者获得更加宁静宽松的创作空间。
(编辑:杨淑雅 审核:王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