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阳晚报讯【全媒体首席记者严俊杰 通讯员樊旋】项目红线外的居民楼与新修建的仿古休闲街区整体风格不符,怎么办?12月17日,记者在管家巷文化休闲街区看到,红线外的居民楼外墙已经按照明清风格改造一新,与即将投入运营的管家巷文化休闲街区整体风貌保持一致。仅此一项,襄投置业追加投资近1000万元。
据了解,管家巷项目是我市重点文化旅游项目,也是襄阳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1.2万平方米的地上建筑采取明末清初传统院落式布局,以一到二层的仿古建筑为主。屋面采用小青瓦或筒瓦铺装,旨在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项目开业后将成为古城新的形象窗口,但项目周边北门公寓小区破旧的外立面和杂乱的业态会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此外,街区运营还面临着与居民、学校、游客之间共治、共融、共享的挑战。对此,襄投置业决定追加投资,先从周边老旧小区建筑风貌及环境综合整治着手。
“红线外的居民楼原本不在管家巷项目改造范围内,但为了项目的整体效果,还是决定追加投资近1000万元进行改造。”襄投置业北门公寓外立面改造项目负责人张俊杰说,今年10月,项目投资单位襄投置业和施工单位国投建工工作人员,会同襄阳古城街道办、新街社区工作人员,走访、调研管家巷项目周边的居民和单位,充分征求了北门公寓等小区110户居民的意见。
今年11月,项目在建设时,首先拆除了北门公寓里的各种违建;其次,对6000多平方米的外立面进行粉刷,贴合古城古貌;重新为4栋居民楼2000多平方米的楼顶做了防水,对空调、热水器统一进行移位、安置,在屋顶设计了仿古屋檐,确保修旧如旧;为了保障施工不影响附近市三十三中的日常教学,还为学校更换了隔音门窗。
张俊杰介绍,北门公寓外立面改造后,管家巷周边的整体环境得到极大改善,项目与周边居民共融共生,市民和游客的沉浸式体验感将更好,此外,这也将助力项目争创襄阳市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区,提升襄阳文旅品质。
《襄阳晚报》(2023年12月18日3版)
(编辑:崔怀宇 审核:罗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