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刘倩 通讯员散华伟 刘蛟龙)2022年我市工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2月14日,在2022年襄阳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廉剑锋详细介绍了我市2022年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廉剑锋介绍,2022年,我市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制造立市”战略,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工业生产,强力推进工业经济稳增长、快转型,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规上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势头,呈现出稳中有进、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
工业规模不断壮大。2022年,全市大力开展市场主体培育,全年新入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9家,规上工业企业总量达到1925家,稳居全省第2位;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519.4亿元,比上年增长14.0%。按可比价计算,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1%,增速居全省第3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高于GDP增速6.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总量占GDP比重达41.5%,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制造业支撑较为稳固。2022年,规上工业三大门类中,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6%,制造业增长12.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1.9%。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94.8%,对工业增长支撑作用明显。从重点行业看,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3%、16.6%、22.7%。
转型升级持续发力。2022年,全市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5.5%,增速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6.4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2.3%,较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7.5%,高于全省制造业投资增速4.3个百分点。2022年,统讯智能成功获评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万洲电气等3家企业入选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回天新材等3家企业入选全省5G全连接工厂。
企业经营逐步改善。规上工业企业成本压力有所缓解。2022年,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6.96元,较1至11月份、前三季度分别减少0.77元、0.87元。库存周转天数加快。规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2.3天,较上年减少1.1天,有利于企业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襄阳日报》(2023年2月15日3版)
(编辑:刘洋 审核:李云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