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作息颠倒、饮食不规律

39岁男子患上尿毒症

2023-11-13 11:05:14 来源:襄阳晚报人阅读

襄阳晚报讯【通讯员张坤辉 杨星洲 全媒体记者赵玲】39岁的江先生(化姓)一直在南方某地从事化工行业工作,半月前感觉身软乏力、恶心呕吐、胸闷气短,自行服药后未见好转,且症状逐渐加重,颜面部、双下肢出现水肿,小便量少。因担心在外地治疗无人照顾,江先生独自坐了5小时火车赶回家乡,到襄阳市中医医院求治,被诊断为尿毒症。

该院肾病科医生蔡红凯为江先生做抽血检查后发现,江先生血肌酐竟高达3275.2μmol/L(男性正常值为53μmol/L-106μmol/L),超正常人30倍,尿臭非常明显,就连舌头上也长出了墙漆皮样的“黄垢”。且已伴有严重的贫血(血红蛋白仅38g/L)、电解质紊乱和严重酸中毒,肾脏已经受到重度损害,肾脏彩超提示,肾脏已经萎缩,病情严重,他被诊断为慢性肾衰(俗称尿毒症),随时有生命危险。

蔡红凯立即对江先生输血,进行纠正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等治疗;行颈内静脉置管术,建立透析通路。由于江先生体内毒素水平非常高(血肌酐3000mmol/L以上),是该院肾病科建科以来收治肾脏肌酐值最高的,为防止江先生发生失衡综合征,医生为他做了连续5次紧急诱导透析,随后,江先生的血肌酐逐步降至465μmol/L,水肿较前明显减轻,心慌、胸闷症状也有所好转。

蔡红凯介绍,慢性肾衰是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江先生由于时常日夜作息颠倒,再加上饮食不规律,当身体出现不适时,没有重视,错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机,致使肾脏不能维持其排泄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从而出现氮质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及多系统受累的临床综合征。中医则认为禀赋不足,后天失养,久病体虚,积劳内伤,而致脏腑气血阴阳皆虚,久之延及脾肾。根据江先生的情况,判断为肾衰病-气阴两虚证,需要进行终身血液透析治疗。

蔡红凯提醒,慢性肾衰起病初期症状多不明显,最早、最常见的多为消化道系统的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还可出现身体的浮肿,一般表现在双下肢。人们若出现以上症状,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襄阳晚报》(2023年11月13日11版)

(编辑:杨淑雅 审核:罗安)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