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彭艺唯
这是一条古老的街巷,逼仄的巷道、低矮的平房,是它的旧时模样。
这是一片崭新的街区,明清风格的建筑与沉浸演艺、特色商业,碰撞出别样的火花。
2023年12月30日,管家巷文化休闲街区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街。酒肆饭楼商贩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游人摩肩接踵,兴致勃勃地询价、“逛吃”,共同构成了一幅“襄阳行乐图”。管家巷有哪些特色文化、地方小吃“宝藏小店”,慕名而来的“老襄阳”、见证街巷变迁的社区工作者又有怎样的见闻感受,开街当天记者前去一探究竟。
文化吸睛
陈洪斌——老河口木版年画第五代传承人。当天一大早,位于管家巷的老河口木版年画体验馆开张,作为合伙人的他里里外外忙个不停。
介绍木版年画的“前世今生”,指导游客如何正确拓印……看到传统非遗技艺受到广大游客热捧,“这是老河口木版年画第一家文创店,没想到正式开张第一天就来了这么多游客。”陈洪斌说。
老河口木版年画体验馆是襄阳融媒体中心和非遗传承人联合打造的非遗体验空间,通过媒体加非遗的形式,将传统文化推至游客面前。木版年画明信片、台历、卷轴、相框……陈洪斌透露,接下来体验店还会推出扑克牌、冰箱贴、鼠标垫、木版年画材料包等系列产品,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来推介传统文化。
在管家巷襄草香文化馆,川芎、白芷、藿香、薰衣草、合欢、丁香等香料一字排开,店长黄世浩身着一身长衫,向往来游客热情地介绍香囊配置秘诀。
“预防感冒就选川穹、白芷、藿香、薄荷、冰片等;提神醒脑就选菖蒲、薄荷、陈皮、龙脑、藿香等……”现配、现磨、现装……有趣的互动体验吸引众多游人驻足围观。“现在愿意为文化体验买单的游客越来越多,管家巷的这家襄草香文化馆是我们的第二家店,在店铺设计时我们特意加入了香囊制作、香牌压制、篆香等体验环节。”黄世浩说。
美食诱人
文化迷人,美食诱人。
行走在管家巷,仿佛走进了地方美食长廊。老奶奶粉条汤、双沟胡辣汤、襄阳黄酒、南漳猪油饼……各色美食唤醒舌尖上的记忆。
在“襄飘天下”尝一口香喷喷的南漳有机大米饭,来一口麻辣鲜香的小龙虾罐头,品一杯地道高山茶,从樊城赶过来的周女士直呼,在管家巷不仅饱了眼福,还饱了口福,“宜城大虾是襄阳人夏季最爱的菜品之一,这种一百多克罐头包装的虾球不仅可以用来解馋,还能作为加班补给,或是送给外地亲朋好友的伴手礼。”
“古色古香的管家巷肯定会成为外地游客来襄旅游的热门打卡地。在这儿开这样一家形象店也是想借助管家巷的名气和人气,让更多的襄阳名优特产走向全国。”襄飘天下品牌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锐说。
在襄阳黄酒文化体验馆,小火炉上温着的黄酒散发出阵阵醇香。坛装、壶装、罐装、瓶装……各种规格的黄酒、米酒产品让人目不暇接。“襄阳黄酒是襄阳一绝。经过澄清过滤后的襄阳黄酒外观珍奇,口味独特。”襄阳黄酒文化体验馆负责人陈勇说,“管家巷被包装成了文化休闲街区,来这里观光打卡的多是游客。为了适应广大游客的消费需要,襄阳黄酒文化体验馆开发了不同规格的产品,让襄阳黄酒更便携,更时尚。”
市民盛赞
管家巷文化休闲街区不仅吸引了众多游人,也深深吸引着陪伴、见证它成长蝶变的社会工作者、“老襄阳”。他们在人头攒动中、在升腾的烟火气中,感受襄阳文旅发展的铿锵脚步。
任雪丽,新街社区工作人员。2011年11月,她加入新街社区这个大家庭,在这儿一干就是10多年。“看到管家巷文化味、烟火气越来越浓,我打心眼里高兴。”任雪丽回忆道,第一次走进管家巷的时候,感觉它很陈旧,甚至有些破败。简陋的公厕、水井房,巷子里还有居民开辟的小菜园。“节假日看到北街热热闹闹,与北街相邻的管家巷却籍籍无名,心里挺失落的。”任雪丽说。
规划建设、商铺招租、热闹开街。见证管家巷蝶变之路,任雪丽对它的未来充满期待:“相信管家巷会跟它的‘姊妹街’北街一样热闹,成为外地游客热捧的旅游目的地。”
自称“老襄阳”的李超,得知管家巷开街特意带老伴过来感受这里的新貌。“跟记忆中的样子完全不一样,这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管家巷原来是一排排低矮的平房,路也坑坑洼洼,如果不是走亲访友谁都不愿意进来。现在极具特色的明清建筑拔地而起,戏台、商铺云集,游人穿梭,极具人气。游客一定会像爱上北街一样,爱上管家巷!”
《襄阳日报》(2024年1月2日2版)
(编辑:张紫悦 审核:罗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