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张志克
1月10日,2024年襄阳民生十件实事出炉。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5万人,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2000套,新建改建提档升级农村公路1000公里,改善18所学校办学条件,创建10个农村供水标准化水厂,完成30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一组组数字温暖人心,真金白银投下去,群众幸福感定能再跃升!
改善民生利民为本。民惟邦本,人民就是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民生实事贵在真情实意,关键要解决实际问题。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到“建设改造充电桩”,从“扶持大学生、返乡人员创业项目”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坚持把“华夏第一城池”百姓的“小事”当作政府的大事,把群众“停车难”等难事当作政府的心事,时时放心不下、事事念念不忘,实打实、硬碰硬。社保、医保、高龄补贴等高频事项就近办等实事,都以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切入点、突破口,进而夯实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精准扩大有效需求,持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实实在在为民谋福。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以来,民生建设总体水平离人民群众心理期待和现实需求仍有差距,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从2024年襄阳市财政预算来看,民生支出仍是大头,占比达75%以上,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245.4亿元,用于教育、社保、医疗、就业等各类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继续保持在75%以上。其中,卫生健康支出38.6亿元,同比增长1.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1亿元,同比增长26.5%;教育支出23.2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既要把“蛋糕”做大做好,又要把“蛋糕”切好分好。在预算总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有增必有减,有张必有弛,襄阳通过践行“用政府的紧日子换老百姓的好日子”理念,2024年财政预算再次压缩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6%。
身入心到干好实事。2024年襄阳民生十件实事,是政府对人民的承诺,更是新年施政之策。壹引纲而万目张,释一卷而百篇自明。民生工作千头万绪,看似细微具体的小事,实则是“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党员干部务必身入心到,以“九牛爬坡齐发力”“狮子搏兔,亦用全力”的实干精神抓落实。脚踏实地做好“一老一小”工作,“将产前检查费用纳入基本医保普通门诊统筹保障范围;为1.5万名新生儿开展先天性心脏病免费筛查;将90所学校纳入义务教育教联体建设,实现全市义务教育教联体覆盖率达到80%以上;新建街道(乡镇)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10个,改造提升农村互助照料中心20个,完成2000户特殊困难及低收入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体现为政施治的温度。步步为“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完成10个农村饮水提标升级工程,消除30个农村黑臭水体”,助力和美乡村擘画蓝图落实落地。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展望新年,政策实打实、作风硬碰硬,才能让襄阳民生十件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我们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彰显一如既往的民生情怀,弘扬一以贯之的价值坚守。征途漫漫,唯有砥砺奋进,我们从最困难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把民生实事当作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支点,进而助力加速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实践。
(编辑:杨淑雅 审核:王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