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人 陈建波 全媒体记者 魏崴
成为教师的第一天起,宜城市西街小学青年教师张瑶函便在心中树立起信念——用心上好每节课。她坚持备好课、上好课,始终保持谦虚好学的工作状态,把每个学生都能快乐地学习知识作为自己的教学奋斗目标。张瑶函虽然入职不久,但她认真的工作态度,获得了学生、家长、学校的一致好评。
张瑶函是个善于思考型的教师。在教学中,她会习惯性在课后反思自己。“这节课,学生们都听懂了没?还有哪些知识点不会?我讲的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教学中学生的反馈怎么样?”每一个问题,反反复复,张瑶函不厌其烦地记录在备课本上,对于学生,她不敢有一丝懈怠。课堂上,张瑶函会根据教学内容、上课时间、受众情况等,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启发式、探讨式、合作研究式、自学式和讲授式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每个学生每堂课都学有所获。
曾经有个学生上课多动、不认真听讲,但在张函瑶耐心开导下,这名学生逐渐改掉了坏习惯,上课不仅能紧跟老师的进度,成绩也稳步提升。“我喜欢英语,英语课非常有意思。”这名学生对张函瑶说,他之所以能够改变,源于对张瑶函英语课的喜爱,在张瑶函的课堂上,他感受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
在张瑶函心中,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张瑶函说。教师的爱与众不同,是理智和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张瑶函认为,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每个学生都有与众不同的一面,作为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采取有效的方法教育不同个性的学生;要尊重学生,只有尊重他们才能获得其信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每当有学生找张瑶函交流,她总会积极回应,随着交往的深入,学生渐渐地把她当成知心朋友。
张瑶函认为,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因此,张瑶函不断追求人格完美,特别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她希望能在教育事业的追求中实现自我价值。
《襄阳日报》(2024年1月18日7版)
(编辑:张紫悦 审核:刘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