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张雪飞 刘自航 通讯员 崔传瑞
1月28日上午,襄州区肖湾街道洪山头社区六组文化广场上,社区居民有的健身,有的围坐聊家常,在家门口尽享冬日暖阳。
“去年,我们从集体经济收入中划拨21万余元,为六组居民建设文化广场,大舞台、健身器材、停车位等一应俱全。”洪山头社区居委会委员肖永江说。
除了六组,还有五组新建停车场,建设文化墙;七组居民楼楼顶防水工程已完工;八组小区治安设施改造升级,增加晾晒区及停车位;各小组视频监控实现全覆盖,路灯亮化工程、泥巴路硬化工程正逐步实施;社区共建设文体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1处,居民在5分钟生活圈内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服务……
提升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民生,离不开“真金白银”。资金哪里来?记者了解到,这都来自于该社区因地制宜当上“包租婆”从而不断壮大的集体经济。
当日中午,在位于洪山头社区的鸿福盛宴酒店,一对新人喜结连理,大厅高朋满座。“酒店选址看中洪山滨江府小区门面,开业8个月以来营业额近500万元。”酒店生意兴隆,负责人徐建超喜上眉梢。
洪山滨江府小区门面是洪山头社区固定资产之一。近年来,随着襄州主城区的发展和延伸,洪山头社区通过投资、建设等方式,增加集体固定资产,门面房等各类资产资源达116处,固定资产总值达8400余万元。
“租赁给鸿福盛宴酒店,每年可为集体增加81万元租金收入。”肖永江向记者介绍,近3年来,社区招租引进商贸、建筑、批发零售、餐饮服务等经营商家近200家,租金收益划归集体所有,每年实现社区集体经营性收入近600万元。
“发展集体经济的本质,是让群众享受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洪山头社区党委书记杨涛说,居民都是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股东,社区取得的资金收益先后投入股东分红、农民养老保险、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项目。
2021年、2023年,洪山头社区两次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落实分红共计322万元。社区还自办物业公司,帮助社区的失地农民就近就业,出资1000万元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兜底购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确保居民生活有保障,老有所依。
今年53岁的被征地农民黑燕在社区自办的洪山佳园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保洁工作,每日清扫自家小区楼道。“住在小区里,环境越来越好,还在家门口就业,每年工资有2万多元。有收入,还能照顾家庭,真好!”她说。
《襄阳日报》(2024年1月31日5版)
(编辑:杨淑雅 审核:汪晓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