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朱科 毛陈宇 通讯员 朱斌 赵一霖
2月6日,农历腊月二十七。
“辞旧迎新过年啦,张灯结彩春节啦……”在六两河社区,一首首欢快的歌曲响彻大街小巷。
踏雪寻声,记者远远望去,看到一高一低两栋商业综合体建筑,米白色外墙、蓝色有机玻璃、金属灰百叶装饰,还有喜气洋洋的中国红广告栏。这就是东津新区首个社区商业体——仟禧生活荟商业综合体。
商业体开业不久,加上临近春节,打折促销力度大,大批市民组团前来采购年货。
“商业体建到了家门口,大家下楼就能买菜、购物,刷脸就可以支付,真是方便。”史台社区新民九院小区57岁的居民孙爱华,约上几位邻居,步行来到商业体采买特价商品。
跟随孙爱华的脚步,记者来到仟禧生活荟超市,火红的灯笼、喜庆的中国结营造出浓浓的节日氛围,日化百货、粮油米面、瓜果蔬菜、水产海鲜一应俱全。该超市特别推出的腊肉、腊肠、坚果、糖果等“新年大礼包”十分抢手。
“盐焗鸡、酱香鸭19.9元一只,20斤装的优质香米一袋不到40块钱,土豆特价只要0.99元一斤,太划算了。”孙爱华与邻居们边点评边采购,没一会儿,购物篮就装满了。超市生鲜区、特价奶制品区人气火爆,收银区更是排起了长队。
除了超市,商业体里还有小吃、美发美甲、品牌服装等店铺,居民可享受吃、购、娱“一条龙”服务。
“商业体开业前,我们吃饭、购物不太方便,要开车到唐白河对岸买。”孙爱华说。
为了支持东津新区建设,2017年,孙爱华一家人从原来的西岗村迁入史台社区。虽然住上了楼房,用上了自来水,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是消费配套跟不上。群众纷纷向社区反映,希望能在家门口建个商业体。
百姓有呼,社区有应。史台、六两河两个社区相邻,有一定的集体经济实力,居民相对集中,而且辖区正好有一块闲置土地。从群众的一个点子,到项目的一张图纸,再到商业体的两栋大楼,社区干部用6年时间圆了居民的“幸福梦”。
孙爱华和邻居大姐正聊着,突然看到了六两河社区党委书记尚仕斌。尚仕斌正在商业体内检查设备安全运行情况。孙爱华上前打招呼,并向他提出建议,希望商业体增设老年人活动室。
“这个想法很好,两个社区的干部会认真研究。我们还准备完善商业体周边的基础设施,让大家有更多的活动场地,获得感、幸福感更强。”尚仕斌热情回应道。
临近中午,大家提着大包小包回家,心里暖暖的。
《襄阳日报》(2024年2月8日5版)
(编辑:崔怀宇 审核:刘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