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贞公园内,各种乔灌木等绿植郁郁葱葱 全媒体首席记者杨东 摄

市民在阳春门公园散步 全媒体记者朱月皎 摄
□全媒体记者朱月皎
近来,“公园20分钟效应”在社交媒体上火了,让“逛公园”这种寻常的休闲活动升级为“治愈身心”的度假——忙碌的年轻人花一小段时间闲谈、赏景、冥想……静待他们的焦虑、疲惫慢慢消散。
“公园20分钟效应”是个啥?
“万条垂下绿丝绦”“桃花灼灼杏花红”“春光懒困倚微风”。春和景明,万物成长。原来春天里,除了上春山,上公园也能如此诗意。这是90后“悦悦”发的一条微信朋友圈,也是她眼里的“公园20分钟效应”。
“悦悦”是一名全职妈妈,每天的时间大部分用在做家务和辅导孩子写作业上。4月17日下午,送孩子上学后,她趁阳光正好,去离家约两公里的阳春门公园漫步。
而对于白天几乎全被工作占满,晚上还时常加班的网友“豆豆”来说,“逛公园”更像是一种“逃离”。散散“班味儿”、养精蓄锐,哪怕只有20分钟,也是一次心灵的治愈。
那么,到底什么是“公园20分钟效应”呢?
所谓“公园20分钟效应”,是指每天到公园待上一小段时间,即便是不做任何运动,也能补充能量,让状态更好。它被誉为“都市人的精神快充”“高楼大厦外的能量疗愈场”“打工人的自救指南”。该理论源于一篇刊登在《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杂志》的论文,后随着春暖花开,越来越多人走向户外,“公园20分钟效应”在社交媒体上进一步传播开来。
“公园20分钟效应”真的有那么神奇吗?社交平台上,一大批网友现身说法:“试过了,是真的!”“亲测有效”“听劝!简直不要太舒服”……
记者亲测“公园20分钟效应”
4月17日,本报记者到公园,亲身体验了一次“公园20分钟效应”。
走进荟园,盎然春意映入眼帘,工作累积的疲惫感开始慢慢消散。河堤边的绿柳摇曳,鸢尾花、紫藤、角堇……那些叫得上名字,或叫不上名字的花,似乎都在向你“招手”。
尽管是工作日的午后,但公园里依然人流如织,三个年轻姑娘坐在公园一角的木椅上,阳光洒在护城河面上,河面亮闪闪的,犹如长长的锦缎。还有三五成群的老人在公园各处跳舞、唱歌。
姑娘们表示,她们约好当天一起调休,趁着天气晴好,到公园里坐坐,散散身上的“班味儿”。
从荟园到文园再到阳春门公园,一路绿荫葱茏,楼阁参差,亭桥叠翠,气韵生动。记者不时用手机镜头记录沿路的风景,大约20分钟就能走完的路程,竟在不知不觉中走了1个小时。
随后,记者又前往凤林古渡生态公园,在河堤的彩虹路上骑行,站在江边与背后蓝色的崔家营汉江特大桥合影,登上观江塔远眺……在一个有风的下午,记者度过了一段“慢时光”。
在唐城附近工作的“晓宇”表示,感到疲惫的时候,他就趁着午休和傍晚的空隙到公园里走走,吹吹江风,看看江面。
除了上班族,全职妈妈和热爱拍照的学生也是“公园20分钟效应”的忠实粉丝。
傍晚,记者在月亮湾公园看到,偌大的阳光草坪上,满是游客。他们或席地而坐,享受着湿地公园的清新氧气;或踢球、奔跑,用汗水冲走不快;或拉着闺蜜,追着夕阳,比心拍照。
孩子刚放学,95后辣妈“小江”就开车接她来到月亮湾公园,二人铺好野餐垫,吃着零食。小江表示,她就住在月亮湾公园附近。现在天气转暖,天黑得晚,晚饭前的这段时间,刚好是属于母女二人的休闲时光,户外活动也能帮孩子亲近大自然,缓解眼疲劳。
文明休闲也是一道风景线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很多市民看来,“公园20分钟效应”让他们享受了极具性价比的度假。
网友“悦悦”告诉记者,公园里让人们流连忘返的是草长莺飞、花红柳绿,是“慢下来”的烟火人间。跳舞的奶奶、下棋的爷爷、换装拍照的阿姨……原来,生活中,有很多近在咫尺的“小确幸”。
公园城中建,人在绿中游。近年来,承担着不同的休闲功能的综合公园、主题公园、口袋公园、海绵公园等不断“上新”,为市民提供了更多近在咫尺的放松好去处,也延伸了人们生活的幸福半径。
在众多的“公园20分钟效应”帖的结尾,记者看到了很多共性的提示:“走前别忘带走垃圾。”而在探访中,记者确实看到了大部分人会在临走前带走垃圾。对此,网友“豆豆”表示,“公园20分钟效应”治愈了人们疲惫的身心,临走前带走垃圾,既保护了公园环境,也让每个人都成为城市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记者手记
在忙碌的生活中开个“小差”
□全媒体记者朱月皎
忙碌的城市里,人们在追赶时间的过程中渐渐疲惫,因此,野餐、露营、citywalk等户外休闲运动方式应运而生。它们让人们可以暂时远离忙碌的生活,亲近大自然。
“别总紧绷着,偶尔放慢脚步,开个‘小差’,也很好。”“公园20分钟效应”的“魔力”就藏在这句话里。所以,任何能够亲近大自然的地方,都能治愈人们疲惫的身心。
推窗见绿,行路有荫,出门有景……优美的生活环境能让人们不自觉地放慢脚步,开个“小差”,“公园20分钟效应”也就在无形中被复制到湖边、山脚,甚至是高楼大厦边的绿化带里。
给人们更多放慢脚步的理由,这为城市规划者做好工作提供了一个思路。
《襄阳晚报》(2024年4月19日11版)
(编辑:杨淑雅 审核:罗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