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白璐 通讯员陆娟 郭舟 王静静
5月以来,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防晒护肤产品市场跟着火热起来。其中,频上热搜的儿童防晒霜、儿童护肤品尤为引人注意。
记者随机采访了市区几家相关店铺。市民李女士前来一家屈臣氏店里为孩子挑选防晒霜,她告诉记者,女儿今年6岁,不知道使用防晒霜是否对皮肤有刺激。
而在市区另一家屈臣氏店里,记者遇到为孩子选购彩妆的王女士。她表示,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些儿童化妆品,但看不到产品具体成分,仅展示了商品外包装,不确定是否适合孩子用,所以来线下实体店看看。
一边是线上网购平台儿童防晒品牌纷纷上新,产品包装各异,突出功效等方面的差异;另一边是线下母婴用品店用“物理防晒”“敏感肌可用”之类的宣传语介绍护肤产品。
如何为儿童选择一款合适的防晒护肤产品?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儿童防晒成刚需 看“颜值”更要重安全
儿童化妆品与成人化妆品有什么区别?记者采访了襄阳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药化部化妆品检测室负责人郭舟。他介绍,《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指出:儿童化妆品是指适用于年龄在12岁以下(含12岁)的儿童,具有清洁、保湿、爽身、防晒等功效的化妆品。按照这个规定,儿童化妆品按婴幼儿(0-3周岁)以及儿童(3-12周岁)进行了细分,对产品配方原料选择、标签标识、产品执行的标准、安全评估等有不同的要求。
市场上一些儿童类化妆品打着“食品级”字样,是否安全?据悉,根据2021年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儿童化妆品标签不得标注“食品级”“可食用”等词语或与食品有关的图案。
消费者在选购时应注意,化妆品和食品是两种不同类别的产品,依据不同的法规规定,适用不同的产品标准、原料要求、生产条件等,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食品级”化妆品。评价一个儿童类化妆品是否安全,需要评估其原料安全性,同时还需要评估产品配方、生产工艺、贮存条件等。
关于消费者对选择物理类防晒还是化学类防晒产品的疑惑,郭舟介绍,消费者往往认为物理类防晒品更安全,这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因为物理防晒剂通过简单方法遮盖阻隔紫外线,安全性高、稳定性好,但物理防晒也有弊端,如防晒能力一般,大量使用,容易堵塞毛孔,影响皮脂腺和汗腺的正常分泌,且容易脱落。与物理防晒剂相比,化学防晒剂存在的安全隐患往往更多,比如刺激皮肤、导致皮肤过敏等,但化学防晒剂的防晒能力大多强于物理防晒剂。
目前,大多数厂家将物理防晒剂与化学防晒剂配合使用,以最大化地增强防晒效果,同时提高安全系数。消费者应根据个人具体肤质类型,进行合理选购。
先认准“小金盾”标志 再查询产品信息
家长为孩子选购一款安全的儿童化妆品,应关注哪些方面?对此,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化妆品安全监管科科长廖友刚介绍,家长在选购儿童化妆品时应查看外包装上的“小金盾”标志。
2022年1月1日实施的《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明确,儿童化妆品应当在销售包装展示面标注国家药监局规定的儿童化妆品标志“小金盾”,非儿童化妆品不得有这个标志。但“小金盾”标志仅说明该产品属于儿童化妆品,并不代表该产品已经获得国家监管部门审批或质量安全得到认证,并不是产品质量认证标志。
廖友刚建议消费者,在选购儿童化妆品时要掌握以下几点:从正规途径购买,比如超市等有合法营业执照的门店或正规电商平台;不要轻信互联网广告和宣传,消费者要仔细查看产品标签和产品资质证明;不购买标签信息不完整的化妆品,要注意索要发票和保存电子购物凭证,核对内容,并妥善保存,以便维权。根据《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规定:化妆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标签应当使用规范汉字,使用其他文字或者符号的,应当在产品销售包装可视面使用规范汉字对应解释说明,网址、境外企业的名称和地址以及约定俗成的专业术语等必须使用其他文字的除外。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要注意外包装是否贴有中文标签,若对选购的产品没有把握,可通过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或手机APP“化妆品监管”,查询化妆品的标签标识信息与其产品注册或者备案信息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产品质量存疑。
据悉,3岁以下婴幼儿不宜用彩妆。根据《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规定:3至12岁儿童使用的化妆品可以包含美容修饰、卸妆等功效宣称,而0至3岁婴幼儿使用的化妆品功效宣称仅限于清洁、保湿、护发、防晒、舒缓、爽身。也就是说,3岁以下婴幼儿使用的化妆品不包括“彩妆”这一类别。如果彩妆化妆品标签宣称3岁以下婴幼儿可用,则属于违法行为。
儿童用妆须谨慎 科学应对化妆品过敏
儿童在使用防晒化妆品方面有哪些情况需要注意?对此,记者采访了襄阳市中心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丁江丽,她介绍,从不同年龄段来讲,婴幼儿皮肤角质层较薄,表皮内黑色素颗粒较少,对紫外线保护作用弱,易晒伤,6月龄以内的婴幼儿涂抹防晒产品更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不宜使用防晒产品,建议以物理遮盖防晒为主,比如帽子、防晒伞及长袖衣服遮盖;6月龄至2岁婴幼儿户外活动逐渐增多,可适度选用低倍的防晒产品;2岁以上的婴幼儿则需要根据外出情况合理使用。
儿童使用化妆品不当出现过敏症状,家长该如何应对?
襄阳市中心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王解介绍,婴幼儿皮肤表面的pH值为4.0-5.9,而维持皮肤的弱酸性环境对皮肤屏障功能的成熟非常重要,因此婴幼儿适合使用刺激性小的洗护用品。
清洁类建议一周使用2至3次,避免每天使用。保湿霜可选择清透类的产品,判断产品的清透性,可涂在皮肤上观察是否有油腻感。皮肤因干燥出现红斑、脱屑时,可使用含有神经酰胺、角鲨烷等成分的保湿霜。
建议家长根据孩子具体肤质选择化妆品,给孩子使用新的化妆品之前,要提前2-3天在耳后或前臂内侧少量小面积涂抹,随后观察,若无不良反应,再大面积使用。
王解介绍,一般儿童因使用化妆品不当出现最多的症状是红斑、丘疹及丘状疱疹等,严重时可出现大疱、糜烂及渗液、脱屑。
若家长发现孩子有症状,应立即停用化妆品,并及时清理皮肤上的残留物,当孩子出现红斑、丘疹、水疱时,建议家长用炉甘石洗剂或单纯扑粉;渗液多时,可用生理盐水、2%-3%硼酸水冷湿敷;出现大疱时,可先消毒,在抽出疱液后,再按上述方法处理。
若孩子症状较严重时,则须及时就医,就诊时,带上所使用的化妆品外包装,必要时可做皮肤辅助检查。
《襄阳晚报》(2024年5月13日10版)
(编辑:张紫悦 审核:汪晓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