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香词韵润校园

2024-05-15 14:09:44 来源:襄阳晚报

□全媒体记者朱月皎 通讯员王磊 袁怡 史俊莉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道南东横地出,汉江西北接天流,城郭画中收。”5月10日下午,在市老年大学大礼堂,一场诗词朗诵(吟诵)比赛正在举行。选手们身着各式传统服饰,仿佛穿越时空,回到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世界。他们或激昂高亢,或婉转悠扬,朗诵(吟诵)了《春晓》《谢秋娘·襄阳好》《与诸子登岘山》等经典诗词。为了丰富表演形式,选手们还在朗诵的同时加入了古琴、中阮、柳琴演奏,以及书法、舞蹈、太极拳表演等,在展现学习成果的同时,将观众带入一个个充满诗意与美感的世界。

此次比赛由市老年大学组织,以“诗意襄阳好风日 乐享校园咏春秋”为主题,在全校各系共选拔了20个节目,现场比拼。

经过激烈比拼,比赛最终决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六名,优秀奖十名。其中,学校昭明书院朗诵研修班《襄阳山水情》荣获一等奖。颁奖结束后,在场各院系师生一起轮诵诗歌《春晓》,齐诵《七律·长征》,在全校掀起学诗唱词、诵读经典的热潮。

这是该校“诗词进校园”系列活动中的一项。

目前,襄阳积极开展“中华诗城”创建工作,推进诗词文化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等“六进”活动,全市上下营造了弘扬中华优秀诗词文化的浓厚氛围,市老年大学作为诗教传承之地,有着浓厚的爱诗、吟诗、作诗的文化氛围,将诗词与校园文化活动、诗词与校外第二课堂、诗词与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共融共通,组织开展了10余次助力襄阳市创建“中华诗城”诗词活动,进一步促进学员学诗词、搞创作,全校师生对诗词的热情更加高涨。

诗词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学校结合“文化襄阳大讲堂”“第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增强学习诗词的趣味性和氛围感。3月15日,市老年大学“文化襄阳大讲堂”开讲,特邀市诗词学会会长周少诚进行《浅谈格律诗创作须过三关》专题讲座,全校140多名师生参加。

诗词与校外第二课堂相结合。学校将诗词与校外第二课程教学活动结合,3月12日、13日,昭明书院襄阳文化两个研修班组织开展第二课堂,参访管家巷,讲授管家巷人文历史和诗词楹联。3月20日,昭明书院诗与襄阳教学班组织开展第二课堂,参访襄州区西湾公园(即襄州诗词公园),专题讲授唐代襄阳大诗人孟浩然及其诗作;组织朗诵班学员在学校图书馆开展“大美襄阳·乐享校园——弘扬传统文化,朗诵经典诗词”活动,组织学员阅览诗词书籍,并现场朗诵咏襄阳的古诗词。

诗词与学习活动相结合。学校常年开展诗与襄阳、襄阳诗词研修等教学班,常态化面向干部职工、学员开展诗词教学、研讨,提升诗词能力水平。通过学习借鉴兄弟单位创建经验,推动创建工作落实。1月23日,市老年大学代表参加了由襄阳市直机关工委领导带队的考察专班,赴南漳县考察学习中华诗词之乡创建经验。1月30日,市老年大学派7人参加了市直机关工委组织的诗词讲堂培训学习。

学校积极组织引导昭明书院师生、机关干部职工、有诗词兴趣爱好的其他系学员广泛开展诗词创作,诗词作品特别丰富。学校广泛收集诗词作品,优中选优,编印了《银发心声 盛世华章》师生诗词集,收集73位师生诗词作品546首,奠定了该校强大的诗词创作基础。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发挥市老年大学昭明诗社的功能作用,加强诗社诗教和创作团队建设,开办“文化襄阳大讲堂”,引导广大师生用诗词陶冶情操,提升素养,增加才情,激励大家志存高远,凝心聚力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襄阳晚报》(2024年5月15日10版)

(编辑:杨淑雅 审核:黄金丽)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