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晒幸福
近日,毛纺小区社区长者互助支持小组活动在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阅览室开展。此次活动以“邂逅幸福”为主题,活动中,居民齐聚一堂学做手工花。
“小张,我这次参加社区活动又学到一门手艺,下次我还要参加社区开展的活动。”活动结束后,居民刘阿姨拉着社区工作人员张军会的手说道。
有感于社区为老年居民安排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5月21日,星河家属院居民褚桂菊在微信朋友圈写道:“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来看看我们老年人的文化圈,是不是也很nice。”大家纷纷给她点赞(如图)。
讲故事
毛纺小区里的居民多为破产改制企业职工。曾经的毛纺小区,下岗工人多、留守老人多、矛盾纠纷多,无物业管理、无资金来源、无社会组织、无志愿者队伍,是典型的“三多四无”老旧小区。
毛纺小区社区居委会成立于1998年8月,位于长虹路39号。自社区开展改革治理工作以来,为了增强辖区居民的幸福感,同时提升社区的为老服务水平,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毛纺小区社区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各功能室进行了完善升级,设置了表演台、观众席,增加了音响、多媒体硬件设施,升级了功能室的文娱功能,组织居民开展各类艺术、娱乐、教育等活动。社区以引导居民成立各类志愿服务队为路径,在满足辖区居民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的同时,凝聚人心,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让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由被动转为主动,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人翁,为社区治理提供内生动力。
大家说
“社区打造的这个文化活动中心,是我们老年人现在最爱去的地方,到这里可以结交新的朋友,社区还会定期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丰富我们的生活。”说起毛纺小区社区的这些功能室,一位老人赞不绝口。
从丰富的文化活动中受益的不仅是老人,还有他们的孙辈。“我最喜欢社区的图书室,平时我能来看书,还可以把书借回家。到了寒暑假,我还能和其他小朋友在这儿做手工、看动画片,这里的老师会辅导我做作业,还有玩具玩。”居住在毛纺小区的小学生吕熙冉说。
“毛纺小区社区的这些功能室,为辖区居民提供了棋牌、阅览、休憩、心理咨询等服务,充分满足辖区居民的文化需求,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让居民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毛纺小区社区工作人员说。
《襄阳晚报》(2024年5月27日4版)
(编辑:杨淑雅 审核:黄金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