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时评 | 粗布新生,余年可庆!

2024-05-31 12:43:33 来源:汉江网人阅读

汉江网评论员 张志克

文博之约,收获满满,漫步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富含浓郁地域特色的参展产品,融数字、科技、文化、体验于一体,彰显着文悦物美的盛世图景。文博之美,相当精彩,超12万件文化产品和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现场展示、当面交易,完美的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为建设新的优质文化高地铺路架桥。

文博盛会,文化盛宴。聚焦襄阳展区,一架古香古色的织布机格外瞩目。为展示传统纺织文化,湖北馆特意将浓缩着枣阳粗布制作技艺的织布机带到文博会现场,吸引参会的各地观众上手体验。蒸汽机引领的机器纺织大发展前,手工纺织与刺绣珠联璧合,曾长期装饰着我们的衣裳。枣阳作为大别山振兴国家战略县市,依然保留着制作粗布的传统,恰如《棉衣歌》所唱“十月大别秋风急,刘邓健儿着单衣;千万将士自己缝,织成棉衣渡严冬”,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将士一套军装,不加棉花就是单衣,加棉后就是冬衣。站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新旧两个时代不可同日而语。

向“新”求变,气象万千。伴随着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的银质文创摆件、曾侯乙尊盘、虎座鸟架鼓摆件等荆楚文物亮相,真正塑造出了“极目楚天多神韵,千湖之省竞风流”的文艺范。更令人称奇的是,《庆余年2》热播带动襄阳唐城“出圈”,“泼天的富贵”砸中襄阳背后,是“文化襄阳”战略的长期沉淀。无独有偶,登临“华夏第一城池”的昭明台,《琅琊榜》穿越古今的纵深感扑面而来。二十年风雨兼程结硕果,今天的文博会,搭建起了一个全球文化交流、展销、采购的大舞台,《庆余年》《琅琊榜》等网络文学IP持续不间断点对外输出。二十年披荆斩棘塑辉煌,文博会已成为引领我国文化产业的“风向标”,全面呈现精品内容,全方位打造“余年可庆”的靓爆IP,让观众沉浸式体验中国故事。

年年岁岁花相似,一年一度的文博会,参展商、采购商共襄盛举,同赢未来,“南漳·朝阳七星雪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项目落地生根。岁岁年年人不同,文博会上《繁花》《人世间》等“新国剧”顶流出新的国际范儿,不断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蝶变焕新,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水平稳步攀升。盛会为媒,文化为桥,文博会已成为引领中华文化出海的重要引擎,带领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勇立潮头、奋楫谋远开新篇。

(编辑:张紫悦 审核:王雨婷)


编辑:张紫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