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雕琢每一块“玉”

——记东津新区襄阳四中星汇城实验小学教师贾如玥

2024-06-06 10:25:22 来源:襄阳日报

全媒体记者 刘睎菁 特约撰稿人 陈建波

“脚多站不住,要靠人来扶;扶着满地跑,垃圾被除掉……”近日,在东津新区襄阳四中星汇城实验小学劳动课堂上,贾如玥通过手把手的示范教学,带领学生制作迷你小扫把、小簸箕,引导学生感受劳动之美,共享劳动的快乐。

今年25岁的贾如玥是东津新区襄阳四中星汇城实验小学的一名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贾如玥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学习积累,通过一次次的实践课践行自己的教育初心,让学生在快乐中不断成长。

2021年9月,贾如玥正式成为一名语文老师。经过一个月的教学,贾如玥班上的学生在年级训练考试的成绩却不太理想。静心思考后,贾如玥决定以学期为单位进行考量,将期末的成绩作为最终目标,算出达到这个总目标需要的分数,把分数平衡到每个单元中去。她坚信,只要每个单元可以达到预期分数,期末考试时学生一定会有大进步。

同时,贾如玥将重心放在学习和反馈上,学习老教师优秀的教学方法,多鼓励学生,放大其优点,建立新的奖励机制并及时反馈。渐渐地,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学习态度端正,字迹工整了,期中训练的成绩也有了很大提升。

一天,一则日记引起了贾如玥的注意。日记上写道:“老师,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班上总有同学骂我,说我爷爷只会补鞋子。我很伤心,不想上学了,您说我该怎么办?”了解情况后,贾如玥立即在班上开展了“我身边的不同职业”主题班会,并把提前与日记主人公明明(化名)共同录制好的视频为大家播放。画面里,明明爷爷的巧手上下翻飞,如同一只灵巧的蝴蝶,一会儿功夫,就把一只破烂不堪的鞋子修补一新。贾如玥也借此机会教育学生:职业无贵贱之分,靠自己的本事生存才是真了不起。视频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那些曾嘲笑过明明的孩子低下了头。活动结束后,班里的学生和明明更亲近了,明明的笑容也多了起来。当再次打开明明的日记本时,上面写道:“非常感谢贾老师,因为您,我更喜欢上学了,以后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报答爷爷!”

“看着曾经弱小的小树苗如今茁壮成长,我内心充满自豪。”贾如玥说。2020年2月初,贾如玥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看到学校发布的“格桑花”赴藏支教团队招募第十批队员的消息后,便第一时间报了名。来到西藏后,贾如玥被分配到最缺老师的琼结县双语幼儿园小二班支教,班上有二十个小朋友,却只有一名老师。遇到陌生的老师,孩子们午休时很不适应,经常哭泣,贾如玥便一边轻柔地拍着孩子的后背,一边轻唱儿歌哄孩子入睡。之后,贾如玥摸索出一套方法:轻轻唱一首儿歌,或给几个睡不着的孩子讲故事,他们就可以安然入睡。

一次,幼儿园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贾如玥上了一堂公开课,公开课最后,小朋友不约而同地喊出:“玥玥老师,我爱你!”并纷纷上台与贾如玥拥抱。“当时,被环绕在最中间的我眼泪差点掉下来。”贾如玥说。有了这些经历,更加坚定了贾如玥从事教育的决心。

“现在,每天面对可爱的孩子们,看着他们稚嫩的脸庞,更激发了我对这个职业的喜爱。用心雕琢每一块‘玉’,是我的初心。”贾如玥表示,只有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并始终保持一颗爱心,才能在教育之路上不断前行,为学生点亮成长之路。

《襄阳日报》(2024年6月6日7版)

(编辑:张紫悦 审核:刘明)

编辑: